2013年3月17日 星期日

閒寂靜默, 山林說法



山靜雲閒,如是機緣如是法;鳥啼花放,爾時休息爾時心 。人生的某一階段,若能像山一樣靜、如雲一般閒,看清這個馳騖奔競的心,這般機緣自是難得妙法。

靜裡禪機,風生貝葉;閒中妙諦,月滿竹枝。山深獨闢清淨界,竹翠常飛妙鬘雲。道人若要尋歸路,但向塵中了自心。

                                
   
點出了淨土法門不全是完全外求的『他力』法門,而是自、他相成的感應道交,正念『相續心』的自覺力,以及發『殷重心』而感召法界彌陀的『守護力』!

彌陀本願常在,法身寂而常照,應機應量、慈悲予付眾生,而眾生欲蒙佛垂慈,只待自問一句:我準備好了嗎?

當外境衝撞,讓心鐘響亮,覺照遍觀微察,往生淨土就從『厭離娑婆』的當下開始,厭離娑婆還須『深見五蘊過患』作工夫,五蘊過患,就是面對自己對身心的愛著,所愛著的偏偏與你要甩開的煩惱是一對。

所以要如實面對,而非用一句佛號壓罪,要做到如實以對,卻唯有般若智慧一味。彌陀法身常在,不見只因智慧未開!寺廟修行氛圍,由整個環境散發出來的山林動『靜』,與獨自面對煩惱,慢慢降伏的過程而蘊釀出的『寂』默相呼應,正是淬煉覺性、幫助淨土行者『深見過患』以及
『深見功德』的契機。

 
讓五蘊身心去學習『萬緣放下』、轉煩惱成菩提,去體會『當下承擔』、正是在累積往生淨土資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