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9日 星期日

念佛禪一分享



果希/文

       難得的因緣, 8/7天南寺念佛禪一的共修活動,我終於可以參加了。早上林口區發一部遊覽車,居然約定好7:30的車子還沒來,原來司機找不到我們的集合地點了,讓有些菩薩等得起煩惱心,還好趕到天南寺時剛好在搖鈴準備入禪堂。

       第一次參加天南寺的念佛禪一,心裡難免有個期待的心,不由妄念生起,還好當踏入禪堂被那莊嚴的場地即時攝受止住,大眾已經靜默端坐在圃團上,呈現安祥平靜的感覺,那種攝受的氛圍,讓人不覺心就安定下來;監香法師,跟大眾說明今天整個活動的內容,包括整支香的程序、場地出入動線,還有法義的分享,今天就將整個身心交給監香法師,外面的一切就暫時放下吧!

       法師的監香非常活潑生動,不時提醒大家要身體要放鬆,口大聲唸「阿彌陀佛」,還講幽默的笑話,讓大家去參話頭,一般禪坐昰盤腿用數息方法,而今天是身體放輕鬆盤腿,專注在口念「阿彌陀佛」四個字上,監香法師要我們提起正念「阿彌陀佛」繫念一心,淨心相續,每一句佛號都是新的,心淨即佛土淨,觀想當下就是佛國淨土。

       在出列經行時,男眾在禪堂內圈,女眾在外圈,可以很輕鬆念著佛號,不用排列隊伍隨著自己的腳步可快步經行,在那當下旁邊都是菩薩伴侶,有如要往西方極樂世界登彼岸前去,當聽到香板拍下,腳步放慢隨著佛號一字一步,放鬆身體像踩在蓮花上輕鬆自在,進入坐念佛,耳朵聽著地鐘聲音莊嚴攝受,嘴巴隨著鐘魚節拍念著「阿彌陀佛」,剛開始很輕鬆自然眼睛就閉起來了,但監香法師提醒大眾,念佛眼睛不要全閉,容易起妄念或昏睡,可以像禪修方式,眼睛微閉提起正念精進念佛,身在哪裡心就在哪裡。

       早上一炷香下來不會累反而精神很好;中午的齋飯色香味美讓人食指大動,胃口大開又起了貪念多吃了許多,這要感恩辛苦的香積組義工菩薩了。

       法師為了要讓我們下午有精神修行,用心安排午休時間,這跟以往的禪修課程不一樣,讓大家在禪堂地板上隨意找位置躺下休息,在監香法師引導下一尊尊躺著,法師很辛苦都沒休息,在禪堂守護著我們的身心,20分鐘後還問大眾睡的好嗎?多貼心的關懷阿! 法師也很幽默的告訴大家,不但守護著我們身心,還為一尊尊躺著的未來佛助念呢,讓大家開懷大笑精神抖擻起來,真的有助於下午2支香的精進修行。

       法師的法義分享更是句句精闢,動中修行得十分,靜中修行只有ㄧ分,靜中修行得十分,病中修行只有ㄧ分,病中修行得十分,往生修行只得ㄧ分,人身真的很難得,只有身為人才可以修行,畜牲是無法聽聞佛法修行的,現在大家人身已得,佛法已聞,明師已遇,要保握修行的因緣,想要修行也需要累積福德、廣結善緣才有福報,在日常生活裡,心要常與菩提心相應,提醒大眾時時要提起正念 — 生活即道場,平時做義工可以修福,參加禪修可以佛慧雙修。

       下午的2支香時間過得真快,天氣雖然很熱禪堂沒有冷氣,但在電風扇的微風下也感覺涼爽,維那法師莊嚴的佛號聲帶領大眾精進念佛,感覺精神比早上更好,最後到分組討論時間,大家發言非常熱絡,分享欲罷不能,我們那組美鈴師姐跟大家分享: 她聽法師說後面首座上有立一牌位,上寫著監香法師有監護大家精進修行的責任,她起慈悲心就很認真大聲唸佛,想讓周遭的菩薩能聽見佛號聲提起精神念佛,因而從不流汗的她,居然滿身大汗全身非常舒暢,她說念佛真好;有一師姊分享她在家念佛,從沒有像今天這樣專注攝心,這就是共修的力量,真不可思議;還有法師開示:保握當下,行住坐臥都是在修行,也讚嘆地鐘聲音非常莊嚴攝受,維那法師洪亮的佛號聲都讓大家能攝心念佛,充滿法喜。

       在回程車上菩薩們都很踴躍分享充滿法喜,車長琇敏師姊鼓勵大家多參加這種共修活動,借助共修力量,增進修行的信心,成就道場也成就自己,可以修福又修慧,因此也成就了下個月9/4念佛禪一,要再發一部遊覽車參加共修,善的因緣就這樣生起;日後遇到土城芬英師姊,跟她一起分享心得,感恩她第三段的地鐘打的真好,她卻很慚愧地要向大家懺悔,因為她忘了最後一聲的煞板,讓大家在等那一聲,雖然少了那聲煞板,但是大眾還是止住佛聲不受影響呢。

       在現代忙碌的生活裡,能規劃參加一些禪修活動,讓自己心境沉墊精進修行,是件很有福報的事,真的要好好珍惜這難得的因緣,在此要感恩所有成就此場禪修活動的法師義工菩薩們,讓法界眾生充滿法喜。 

2010年8月24日 星期二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昀蓉/文

        這次禪坐共修一開始,法師在解釋無相頌。第一句話就是:『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這兩句話,讓我有點驚訝:『啊?什麼?』

        法師解釋:『心平,指的是無煩惱;戒,不是一般所認為的約束、戒律,戒是習慣、是清涼的感覺;行直,是問心無愧』。以前,我總是要拿著一把尺,來衡量自己跟別人;總是要找到一個中庸之道或者亙古不變的常規,來保護自己不會犯錯;總以為只要遵守戒律,就能夠得解脫;總是問著法師『打坐要怎麼做才能進步』;總是問著法師『佛法是什麼?佛在哪裡』?總是問著法師『怎麼才能快樂』

        『苦口是良藥』,良藥,就是用『方法』。但是方法到底是什麼?我總是巴著法師問著解脫的方法。

        法師提到一位比丘尼為了見到世尊,把自己變成世尊的樣子,這樣就可以是其他人讓出一條路讓自己可以第一個見到世尊;但是須菩提也是很急著要去見世尊,但卻在去見之前,問了自己『哪個是佛?是眼耳口鼻身意中的哪一個?哪個是我?去見的我,不也是地水火風嗎』想了一下,須菩提繼續做下來縫衣服,但是佛陀卻說他也見到佛了。佛說:『欲禮佛者,悉觀無常;欲禮佛者,當觀無我』。由於須菩提他悟得諸法皆空寂,何者是我,因此又繼續坐下來縫衣服。世尊說他也見到佛了,因為他有在用方法。

        那方法到底是什麼?難道要看到世尊的臉,才叫做看見佛嗎?我想在上一段的故事當中,應該很明顯的點出來,只要時時都在用方法,讓自己活在當下,那就是見到佛了吧!至少,我是這樣感覺的。

        心,總是被綁著,總是不快樂。六祖壇經講到:『心淨,則佛土淨』。法師本次課程,也一直強調『一切唯心造』。有菩薩問著法師『怎樣才叫做自己作主?我一直無法做主,做一個讓自己心滿意足的主』。法師卻淡淡的說『你現在問我問題,就是在做主了,是你讓你自己做這種主的,這是可以自己選擇的』。這句話,讓我很震撼。因為很多的抱怨,就是這樣來的吧。總是怨天尤人,但是其實自己是可以不要怨天尤人的,只是自己選擇怨天尤人罷了。回程時,嘉惠問我說:『如果可以做主的話,那我腿痛的要死不就可以放腿了』。

        是啊!從來就沒有人說腿痛不能放腿的,只是看你自己選擇要不要放腿,要不要去感覺那種痛的無常而已。想不想開悟是看自己,不是看法師嚴不嚴厲,或者等人家開悟再來度自己!六祖壇經說『法不相待』,就是這個意思。

        法師提到一個故事,有人喝了珍珠奶茶,覺得珍珠Q又好吃,喝完打開瓶蓋一看,卻看到杯子裡面有一隻蟑螂,而蟑螂身體中間缺了一個洞。當聽到這邊的時候,大家的反應都一樣『好噁心喔』,法師卻說『你們很奇怪,沒看到的時候就說很好喝,看到就噁心,這是你們的心在分別』。

        法師還提到另一個故事:『韓國元曉義湘大師到唐朝求法。當時正值戰亂,因此只能等到晚上出來喝水。在明亮的月光照射下,地上有一攤水看起來好清澈。兩位大師喝了之後直說好喝,並相約明天起程時還要再來喝水。沒想到隔天清晨起程之後來到同一個地方,卻看到屍體浮在水面上,原來他們昨天喝的水是屍水。此時元曉大師說:『我不去求法了,您自己去吧』。因為他已經明白『萬法唯識,一切唯心造』。

        每次都渾渾噩噩的去聽課,也很希望自己可以快點開悟,可以不被境轉。但是聽到這個時候,內心只有一句話:『老實修行吧』!與其在日後後悔不認真,還是現在提起心力吧。慶幸自己在這種『五濁惡世』的環境中,還能聽到法師的開示。法師看著我們不認真而感歎,其實自己的內心也很著急。就是這樣吧!就是那一句話『自己作主』。用功修行吧!

2010年8月19日 星期四

天南寺禪訓班二日營




昀蓉/文




令人讚嘆的青少年第十六組

       這次的活動是我帶領過所有組別中最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而且還覺得自己看起來跟他們一樣年輕(哈哈,脫離主題了),這一群青少年對於禪的靈敏度,及認真學習的精神,讓我不得不寫出心得來讚賞他們,也因為他們,讓我看到了我自己的問題。

       這次的組員年紀都很小,最大的是大三,最小的是國二,平均年齡大概只有16歲。在一開始的自我介紹裡,已經讓我驚訝連連了。只有一個是奶奶幫他報名,其餘都是自己要來,並沒有被強迫,其中有兩位是美國放暑假回台灣時報名參加。有一些是想要認識自己而來,有一些竟是想要精進佛法而來,有一些是自己報名也幫爸媽報名而來。在這麼小的年紀,就自己想要親近佛法、認識自己的動機,讓我嘖嘖稱奇。

       這兩天的練習打坐當中,他們非常的用心學習。當心得分享時,所提出的問題,讓我見識到何謂『直心』,也讓我清楚知道何謂『用心』。在放鬆體驗的過程中,瑜穎提出一個我從沒有想過的問題『什麼叫做頭皮放鬆?頭皮放鬆前與放鬆後是什麼樣的感覺?』。當他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當場嚇到了,因為自己從沒有過這樣的疑問,也從沒有人問過我這樣的問題,突然發現原來我以前在帶領自己放鬆的時候,都只是念一念而已。可是瑜穎卻能清楚的感覺的除了頭皮不知道放鬆是何種感覺,其他的地方他都有感覺到鬆與緊的差別。這若沒有用心的打坐,怎麼可能感覺到呢?

       嘉芳也提到『眼球用力時,總是會注意某一點,但當放鬆時,卻是自己想要睡覺了』。在第二天時再詢問他眼球放鬆的問題時,他卻已經告訴我『我已經抓到感覺了,就好像是大殿上佛像的眼睛一樣,只是當自己得意洋洋可以放鬆的時候,又開始緊了』。肩膀、小腹不易放鬆,也有人發現。他們也感覺到在數數字時,似乎自己的妄念比體驗呼吸法時還要來得多。每個人提出不同的問題,卻包含了從頭到腳每個部位的問題。

       這些小朋友,總是靜靜的聽著法師講解,雖然也有愛睏的時候;休息時間,也向我提出一些問題;有時候也會一起去輕食區去討論彼此在現實生活中所遇到的困境。本組的嘉芳是位基督徒,我特別詢問他為何想要來學禪修,他告訴我:『我對於宗教,是非常開放的,對於好的東西,我也想要學習,這就是我為何想要學禪的原因』。在嘉芳身上,可以清楚感覺到法師比喻學習的態度,就像一個乾淨的空杯子一樣,把過去所學及所堅持的,先放在一邊,這樣才能學到東西,也學習到何謂『包容』。

       在心得分享時,嘉芳說:『法師幽默又有趣,我好喜歡聽法師說話,每一句話都讓我得到好多東西』。在學習禮拜時,這群小朋友說:『禮拜的感覺,真的讓自己好舒服,好感動』。聽到這裡,我好想對他們禮拜,因為在他們身上,我看到用心學習一件事的態度,是如此的珍貴與不可思議啊!巧縈分享到:『學習打坐的過程當中,深深體會到過去一直討厭別人對他的責備,但現在卻能夠將這份討厭的心情,轉成是讓自己進步的動力,反而更感謝對方』。立穎更是提到:『從沒靜靜的坐過,這種感覺真的很奇妙』。而本組年紀最小的建諭,也體驗到下座時,雙腳麻痺的感覺,他並沒有因為痛而趕快放腿。

       現在觀的部分,瑜穎與立穎利用晚上睡覺時來體驗現在觀。異口同聲的說:『這大概是有史以來,最快入睡的一次吧!因為睡覺就是睡覺,腦子也沒有在想任何的東西,也發現睡覺時藉由帶領自己全身放鬆,也是一種很快入睡的方法』。一直以來,我都有睡眠問題,沒想到這群小朋友,替我找尋到另一種解決的方式。他們讓我更能深深體會一位祖師大德說:『用功,就是饑來喫飯睏來眠』!

       拖水缽是這群小朋友最感興趣的項目。于立是位國中音樂班的學生,主修打擊樂。在拖水缽的過程,可以清楚感受到何謂『專注』,這對於日後練習打擊,更是有很大幫助。佳濃也感覺到當心不在焉時,水就滴出來了。舜雯在看師父影片時,深深的感覺到師父的慈悲心,也體會到佛法比其他宗教,是最容易能看到自己內心的殊勝法門。

       法師說:直心,對於修行是很重要的。心中沒有在想什麼,只是用心跟隨著法師的腳步,練習打坐及認識自己,是我這次在這些青少年身上學習到最珍貴的經驗。它很簡單,但是自己卻做不到;它本來就是自己應該有的,可是卻沒有發現,還一直問著法師怎樣讓我睡著?怎樣讓我專心打坐?過去的我,總是想要得到什麼;總是想很多;但是這群小朋友,卻只是用心的跟著法師的腳步而已,什麼都沒有想,但卻做到了最重要的部分─活在當下,也讓我發現原來活在當下,是可以讓自己的心變得很細。

       隨著自己年紀的增長,心,早就被外在給層層包圍了,總是顧慮很多,總是問著法師『佛法到底是什麼?什麼才叫做佛法?』。但是這些小朋友,只是單純的在學習打坐,卻能有很強的敏銳度。在他們身上,我感覺到一個訊息:『佛法,就是這麼簡單,就是這麼單純,就是這樣如此而已;生活,就是這樣簡單,就是這樣單純,就是這樣的活在當下而已!哪來的這麼多廢話!這麼多道理』! 

       活在當下,就是這樣簡單,簡單到不知道要怎麼形容它!也讓我對於法師在禪坐共修中分享到一個故事更是有所感觸。有一位比丘尼希望其他人讓路使其能第一個得見佛陀,因而化身為世尊,他的確見到世尊了;而須菩提卻是坐下來繼續縫衣服,世尊卻說他也見到佛了。我似乎是這位比丘尼,為了想要解脫,總是在想『要怎麼解脫』;而小朋友們只是乖乖照著法師所教的隨著課程的腳步,只是在用方法而已,卻體會到活在當下及佛法的美好。

       謝謝你們,讓我記起第一次打坐的感動;讓我體會到放下的自在與不可思議;讓我清楚原來自己過去苦苦追求的,原來這麼簡單就可以得到;讓我知道用心的學習,是可以得到很多東西的。謝謝你們!也謝謝這次的主法法師,您的禪修體驗,真是讓我體會良多。

2010年8月14日 星期六

念佛禪共修日記


致/文 合十

       我~乘著月色而來…

       貪婪如我吸吮著山上夜晚沁涼的空氣,微風徐徐吹來,觸動了身體的感官神經,抖落掉一天工作及舟車勞頓所帶來的緊張與疲憊感,令精神為之一振,心中非常歡喜,在皓月當空、微疏星光、蟲鳴、蛙鳴、鳥鳴、竹雞聲、人語及佇立草坪中的大樹,伴我進入小法鼓山天南寺。

       大殿中,男、女眾分站於左右兩邊‧在維那師開啟的佛號聲,伴隨著信眾經行於殿堂中,經行的律動,因人而異,有快板、有慢板、沒有休止符;念佛聲,自也因人而異,有大聲、也有小聲。念佛要念念專一,心繫於佛號聲中,只見殿堂內的身影快慢穿梭交錯,如同每天在車站內,熙來攘往的人群一般,在此時、在此地,每個人對於身心放輕鬆的程度,是如此不同。

       香板響起,萬物無聲,一片寂靜,僅佛號聲,此起彼落,響遏行雲,迴腸盪氣於千山萬水、宇宙蒼穹間,此時,我將佛號聲在心中幻化成一座橋樑,傳遞那深深思念給在另一個世界的妳;千言萬語昇華為,傳遞那一聲聲對妳永無止境的祝福,念在-無言思念;念在-今生來世,佛龕後面的共鳴處如此美妙,經行至此,總是動容,也總是悲從中來…! 香板再響,萬物甦醒,信眾經行的節奏與坐念,佛號聲無論形於內、外,仍清晰可聞,彷彿如同順應物象變化、四時運行一般自然的流動著,直到引罄聲劃破寂靜,通知止靜時間終了。

       感謝、感動、感恩,有此因緣接觸共修的薰習,學習的道路擁有細水長流、涓滴成河、聚沙成塔的信念,實踐的道路更是千回百轉,幸有『千山同一月,萬戶盡皆春;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 』般的映照,步出寺外,今晚,山上風清月明,且將明月入懷,微風而行,而心滿意足,揹起信、願、行的行曩,踏實游走於紅塵-不染著。
我~踏著月色而歸…。

2010年8月9日 星期一

志工心得





志工心得/庭瑄


       記得上次到天南寺時,因為剛建不久,所以有很多事需要幫忙,也看到很多從各地來的志工一起整理環境,感覺雖然累但也很滿足。


       這一次的志工行也是連著兩天的,也是拖著朋友和我一起去,但不同於上一次,這次在當志工的過程中,法師希望我們不要只是去幫忙打掃或勞動而已,而是在動中學習如何禪修,即所謂的「動禪」吧!

       於是在開始動作前,師姐先教我們一些基本的方式,像是全身放鬆地走路,師姐很貼心地教我們如何全身放鬆,因為大多數的人已經習慣了自己原本的方式,要我們自己去體會感覺比較困難;再來就是「身在何處,心就在何處。」這對平常就會一心多用、想東想西的我們來說是有點不熟悉的方式。師姐說當我們在做「當下」的事情時,不要想著「下一步」要幹麻或是等一下結束後要幹麻…等等的,把這些雜念排除,去感受當下,像第一天我們洗衣服時,師姐說我們可以去感受手搓衣服的感覺、觸碰水的感覺等等一切。站在那搓揉著衣服時,當心是平靜的時候,感受到微風就會特別的舒爽。

       第二天到天南寺所接到的服務項目是整理寮房的房間,我們和師姐一起分工,剛開始時師姐也有教我們動禪的方法,專心一意的、無雜念的進行手邊的事,一間一間的整理,我們有的清除垃圾灰塵、有的放整枕頭及竹蓆和放上枕頭巾,我想是由於我們各有各的工作,所以我很專心地做我那一部份,過程中發現一起幫忙的師姐真的非常細心,她為了要讓住進去的人能更舒適,我們就統一所有房間的擺設。

       經過這幾次的志工行後,學習到如何讓自己放鬆,和如何在平常生活中禪修,雖然很多平日的習慣沒辦法說改就改,但我想慢慢去適應這些方式對身心都會有改善吧!此外,到了天南寺呼吸一點新鮮空氣,俯瞰三峽的景色也是另一種心靈的沉澱。

2010年8月3日 星期二

回首來時路-常元篇

陳政峰/整理  

常元法師篇

常元法師篇:

問:在天南寺的布落格中,刊載天南寺有舉辦過蒙山施食,同時由義工作蒙山施食,有參與過蒙山施食的義工菩薩也非常感恩有這個因緣;同時有提到由法師親自示範蒙山施食儀軌等等,能否請法師為我們分享在天南寺教導義工學習蒙山施食儀軌的概況?

常元法師:因為一個道場都要作早晚課,因為這片山林以前沒有道場,而作蒙山施食,佛教說可以利益有形無形的眾生。但一場的早晚課若包含蒙山施食,需要四到五位的法師負責,在天南寺草創初期,法師們的法務繁忙,也藉著這個機會讓菩薩們有薰習的機會。

蒙山施食的儀式,在家居士也可以做;因為我們在這裡己經有個道場,讓菩薩們來做,一方面讓他們親近佛法,而鬼道眾生都很需要一些甘露法食,藉由義工們帶領蒙山施食的過程,讓在家居士也能因此滋長慈悲心。因為天南寺位在三峽,所以我還特別將蒙山施食的任務,交由三峽地區的菩薩負責。

問:我們知道法師對現代科技及電腦甚為專精,也專於攝影;而天南寺在2月27日即將落成使用,請問法師對於即將來到的落成啟用,將如何以驚豔的方式與參訪的信眾結好緣?

常元法師:其實沒有什麼驚豔。記得有個義工菩薩在師圓寂之後,曾夢到師父, 師父說天南寺這個地方需要義工菩薩們來護持,大家才能共同一起成長。因為天南寺從法師進駐到現在,所動用的都是義工菩薩。因應落成啟用大典,我們在規劃製作一部影片,其中包括師父和邱家的因緣,以及法師進駐這塊寶地和義工菩薩們大力護持的影片。

記得在去年中秋節的晚會中,我們曾經播放一支義工們護持的影片,影片中有戶外的草皮是如何一塊一塊舖起來,和外面的景觀是如何一步一步做起來的,內容相當精彩。

啟用當天,上午是落成大典,下午是心靈環保博覽會。上午的落成大典會播放一支影片,十到十五分鐘,希望在這部影中,將天南寺最原始的因緣,也就是邱春木老菩薩如何捐獻,直到法鼓山的僧團進駐,其中有相當大的意義。

師父曾經在2008年年底到天南寺關心工程的進度,到圓寂其間,都是師父和邱家作密切的聯繫,而僧團的法師又能繼承這塊寶地的小法鼓山,我們是繼承師父的精神,也是開創這裡。同時體系內的義工也都期盼著,法師們能學習師父的精神,把師父的法繼續傳承下去。

在落成當天我們有結緣品,是配合落成的手提包;在落成之前,我們也有推出悠遊卡,那是配合點智慧燈的結緣品,以前的數量是1800張,以後追加到2300張,現在也己經沒有了。因為這有特殊的意義在。

我們法鼓山男眾法師,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沒在分支院領執事,都是在總本山。沒有像女眾法師在外面開疆闢土,而天南寺的「南」與「男」字為諧音,而「天」則與「添」同音,添有添丁之意,所以希望有了天南寺之後,男眾部的法師能越來越增長。這是有趣的諧音,也是巧合。

在此我也約略談談以現代科技網路、多媒體方式弘法的看法。因為我比較是新生代的,是七年級的,而以前出家的法師對電腦的使用比較不了解,而我們這一代比較年輕的出家眾,希望能以無國界的電腦來弘揚佛法,師父常常提到出家人要知道社會的脈動,了解眾生的需求,如果不了解,那我們所給的東西,可能是眾生所不需要的東西。因為我比較年輕,所以常常想以電腦的管道來弘揚佛法,因為當今網路的普及率非常高,我們如果不善加利用這個區塊,是相當可惜的。

就像法鼓山在今年一月開始,也推出網路電視台。法鼓山護持的信眾年紀普遍蠻高的,我們如果要將護持信眾的年紀往下降,普及到年輕這個區塊,那就要善用科技,同時要創意、創新,否則法再怎麼好,別人也沒辦法接收到這個訊息。

我們在天南寺有部落格,以前我在僧大唸書時,也曾經管理過自覺營的部落格約一年半,直到我從僧大畢業後才交接出去。在這一年半之中,我也是盡其所能,收集師父的文章和法師的文章與人分享。

在僧大畢業前,有一項師父所交待的任務, 師父希望僧大能自已創立自己的刊物,為僧大出版「法鼓文苑」;在去年五月出了第一期,他的原型是僧大的校刊,是比較官方的刊物,但師父希望它是一份以學生之思想和立場編輯的刊物,我很榮幸的在僧大最後一年能參與完成創刊號,這是僧團以前比較沒注意到的部分,以後還要希望將「法鼓文苑」作成電子版,也可以在網路上看。科技是越來越發達,我們如果不善用在弘揚佛法方面,那是太可惜了。 

問:記得在天南寺的布落格中,有看到一句「邱家兩代承先願心,法鼓僧團啟後願行」,不知是否出自法師之手?

常元法師:那是我在天南記事中的一篇文章,那是我到天南寺之後所寫文章的結後語。天南寺的山門,在民國七十五年已立在那裡,它比我還小三年,因為我是民國七十二年生的。

我想山門立在那裡是有它的歷史,由邱春木到他的子女,他的子女繼承了他們父親的遺願,也在找適合的道場住持這塊寶地。同樣的,在師父圓寂之後,我們僧團也是要繼承師父的遺願,而來這寶地;所以這是邱家兩代開啟了這個因緣,而後有法鼓山僧團在此,也就是啟後,我認為這有它深刻的意義。。

問:法師在布落格中,針對山門寫著具有慈悲、智慧和方便的三種意義,也具有信、解、行之義,在此落成使用之際,能否請法師就三門的意義作個善巧的解說?

常元法師:我們修學佛法要透過信、解、行。

信者是相信佛陀給我們的教法,信之後,我們要進一步去了解。佛陀曾說,對他所說的法不一定要全部相信,要經過我們的試驗。

佛陀以一音說法,眾生各得其解,每一個人其思考的方式、背景都會影響到所了解的意義。解出來就會有不同的各種意義。

而行呢?每位祖師大德乃至佛菩薩所證悟的果位和空性則是一樣的。所以在深信佛法之後,雖有各各不同的理解,但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跟著正法的道路走,所證得道業或者空性是一樣的。我們相信師父給予我們的言行教誨,師父以前就像大樹一樣庇護著我們,如今大樹雖倒了,雖然不在了,可是我們也要慢慢長成大樹,來庇護他人。

我們相信師父交給我們的法,也就是中華禪法鼓宗,透過每個人的特色,理解和思維,然後去實踐這個法,天南寺是剛開始建設的地方,是很有希望的,也是我們僧團全新型態的嚐試,因為過去我們總本山有禪堂,只要負責辦理禪修活動就可以,而天南寺除了要辦理禪修活動之外,還兼具分院之功能,所以天南寺有分院的功能,又兼具弘揚禪法之功能,二者結合起來,那我們就不會變成經懺道場,也不會永遠是禪修中心,要結合禪修中心和分院之功能的優點去努力。 

問:剛才在訪問常欽法師時,他說初到天南寺時,除了空的建築物之外,一切空無一物,因而看到空性。能否請法師跟我們分享到天南寺領執之後,在開天闢地、披荊斬棘過程中的感人故事?

常元法師:從去年到天南寺到現在這段時間內,讓我學習到最多,收穫最多的,就是師父的一句話,那就是「盡心盡力第一,不爭你我多少」;身處出家眾,只有盡心盡力而已,出家眾不求名不求利,那我們為什麼還要這麼忙?我們只是全心全力的奉獻,在與菩薩的互動過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眾生的護持,也可以感受到眾生的煩惱,每一位眾生的煩惱和問題都不一樣,在互動中去練我們的心。

在落成這段期間很忙,在與義工相處的過程中,也難免會發生一些小磨擦,但在這境界中,我們要慢慢的調整自己的心態,從新歸零,這就是常欽法師所說的空性。在修行的過程,要把之前的境界全部放下,不斷的提起,不斷的放下,不斷的提起,不斷的放下,這也是一種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