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

2014和樂無諍年

                                                             
 
2014年度關懷主題 「和樂無諍」, 心平氣和,是非要溫柔;和樂平安,我為你祝福。放下了人我是非,宇宙萬物,原是沒有區隔的整體;消滅了敵我意識,一切眾生,無非彼此扶持的伴侶。──聖嚴法師

無諍便是清淨,無諍才有和諧。和諧的層次,首先是自己內心的和諧,即是前後念的和諧;其次是自己與外境的和諧,面對環境裡的人事物,不起對立、分別;進一步體驗自己與大自然環境的融合,珍惜一切自然資源,愛護整體環境;最終則是超越個人小我和整體環境的大我,成就無礙的自在。

從心出發,把自我縮小,使心量擴大,將環境裡的人事物,視為生命共同體;彼此互敬、互諒、和諧、包容,才能和樂無諍。

春聯中以法鼓山的原生植物「台灣山桂花」為設計元素,在山桂花的葉面上可以發現以其為寄主植物的「棕長頸捲葉象鼻蟲」。
  

祝福大家~和樂無諍~鐘生幸福!~❉◠‿◠❉~
                                        
                          
                            

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

學習現在觀



常遠法師開示現在觀的重要,面對和接受當下的因緣,我們的心就如一句成語--心猿意馬那樣,心像猴子、野馬一樣動來動去,總是活在過去和未來,浪費時間也浪費生命。

學習現在觀,清楚活在當下的重要,專注力和效率也會間接的提高。如何活在當下呢?就是用禪修的方法:身在哪裏,心在哪裏,清楚放鬆,全身放鬆。

法師用瀑布風景比喻,上游就是過去,流下來的水就是現在,下游是未來,而漂流的葉子和樹枝等是我們的妄念。不要常常被樹枝等妄念,把自己從現在帶走,要常常提高覺照力,回到當下。



從心出發

 
 從心出發 , 重新領悟大自然。

心靜─可以看得到大自然最美的一面。

心境─可以容得下大自然豐碩的能量。


心淨─可以聆聽到大自然傳達的訊息。

心鏡─可以照的见大自然幻化的景象。

心敬─可以意會出大自然生命的智慧。

2013年12月18日 星期三

釋迦牟尼佛在說法

 
拍照之際,玻璃反射,釋迦牟尼佛在說法:金剛經牆全經五千多字,共用了106片石板材,垂掛在L形建築牆面上,宣說直指人心的禪宗教法。

金剛經牆是模仿直條木紋石板,水刀鏤空切割而成。

大殿巨大柱廊與L型建築金剛經牆,構成出一個安靜、單純、簡約的特質道場。



水月道場顧名思義,就是有水映月,明鏡般映著風、雲、日、月隨著變換風景,仿若提醒我們,世事虛幻無常,如花水月,無需執著!

請點入:農禪寺水月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RITx9sfP5c

2013年12月17日 星期二

天空中的雲彩



天空中的彩是一種自然藝術走廊,它們可以形成各種各樣的形態,變幻出各種形狀,看上去惟妙惟肖,有的像動物,有的像物體,令人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有時晴空萬里,有時雷雨交加,人生的聚散離合、萬事萬物無不在無常變化中。 

要先放下才能再提起,放下昨天總總,每天的第一道曙光都是一個新的開始。

2013年12月15日 星期日

人生智慧小語


看的破的人處處都是生機! 看不破的人處處都是困境! 拿的起的人處處都是擔當! 拿不起的人處處都是疏忽! 放的下的人處處都是大道! 放不下的人處處都是迷途! 想的開的人處處都是春天! 想不開的人處處都是凋枯! 做何人、在自己、小自我、大天地!對的事,做就對了,不必理會旁人怎麼說?

生活如一杯白開水,放點鹽它是鹹的,加點糖它是甜的。生活的品質靠心情去調劑。每個人的心都是一顆水晶球,晶瑩閃爍,忠於生命的人,總是將五顏六色折射到自己生命的每個角落,讓生活蓬勃生動,流光溢彩。快樂固然開懷,不快樂時也要開懷,經常生機勃勃,快樂就會成為一種習慣。

風不懂雲的漂泊,天不懂雨的落魄,眼不懂淚的懦弱,所以你不懂我的選擇,也可以不懂我的難過,不是每個人都一定快樂,不是每種痛都一定要述說。

看懂一件事,長常識。 看清一件事,長理智。 看破一件事,長智識。 看透一件事,長心理。 看穿一件事,智識到頭了。 看淡一件事,長慧根。

改變其實並不容易,因為每個人都喜歡活在自己習慣的舒適圈裡,因此改變格外需要勇氣,而且必需加上自己的虛心,只有自己願意放空、願意回到原點、認識真正的自己,才能從改變中找到新機,誕生新的力量。

最快樂的人 ,不一定擁有一切最好的東西 ,他們只是珍惜人生道路上,遇到的每一樣東西。


 

慈悲與智慧小沙彌

 
慈悲與智慧小沙彌:聖嚴法師開示~如何開發慈悲心與智慧心?要知福、惜福、多培福,處處廣結善緣。凡事設身處地,多為他人著想,來增長自己的慈悲心。

要識己、識人、識進退,時時身心平安。凡事要知己知彼,通情達理,不為自己的利害得失著想,便能開發自己的智慧心。

以持戒修福,多念佛菩薩的聖號,來培養自己的慈悲心。
以禮佛修定,多讀佛典經論,來增進自己的智慧心。

http://5475.ddm.org.tw/5475_b.html

2013年12月14日 星期六

禪在哪裡

 
禪在哪裡~作者:聖嚴法師~禪修得力的四要素:

雖然每一個宗派都有自己的規則、作風和修行方法,但是目標都是一致的,就是要祛除心中的執著。只要你的內心是安定祥和的,禪沒有什麼絕對的標準。如果想要在禪修上開花結果,那就必須了解修行得力的四項要素:

報怨行:接受因果與業報的定律。今生遇到的困境,是過去行為的結果;現在我們應該要放下過去因所生的果,毋需為它感到悲傷或氣憤。


隨緣行:好運或順境都是來自過去的善業,一旦因緣散去,善報也就結束了。因此,遇到順境時,不用太過欣喜或驕傲

無所求行:有所求必會招感苦果,唯有心無所求,才能夠從自我中心解脫出來,內心才能得到徹底的自由。

稱法行:明瞭自我與一切現象本來就是空的,就是清淨的;這不僅是四項中最重要的,而且包含了前三項。這是直接觀空,如此在幫助別人時,就不會執著於自我。

認清諸法皆空的事實,就不會排斥種種現象。不過,即使我們的心已了無執著,仍然要盡力去做應該做的事;在尚未修行之前,或許開悟是我們的動機,但是一旦踏上這條修行之路,就必須把尋求開悟的念頭拋開。

 


以心相應

修行離不開「心」,聖嚴法師在〈慈心觀〉裡提到,慈心觀的修行有五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去觀對我們有利、有害或無利無害的有情眾生,第二個層次是觀想自己,第三個層次是去探究與眾生互動時的心念,第四個層次是觀想有情眾生所受的苦,以及受苦的原因,第五個層次則是觀有情眾生的平等觀。修習慈心觀可以幫助我們祛除瞋心,並生起度眾離苦的願心。

〈以心相應〉裡,法師要我們謹記自己修行的目的和應有的態度,並勸勉弟子不要自私。在〈佛教徒的命運〉開示中,要我們以佛法為指引,不要受命運所支配,藉由修行佛法,即可改變命運;當我們能夠藉由修行學習控制自己,有力量駕馭自己的心時,就不會被命運所左右。

菩薩戒之精神與內涵



菩薩戒之精神與內涵:聖嚴法師~

*何謂菩薩

就是發了菩提心,願意修菩薩行,就叫做菩薩。 菩薩,是由於實踐了成佛之道而得名;成佛,是由於實踐了菩薩之行而得果;菩薩道是成佛的正因,成佛是菩薩道的結果;要成佛,必先行菩薩道,行了菩薩道,必定會成佛。


菩薩,本來是出世而不離世的,為斷煩惱,所以要出世,為度眾生,所以要住世;菩薩既在世間,自應各以其福德而感得世間的果報。不過,這僅是菩薩應得的世間果報,而不等於非要得這世間果報不可,因為菩薩的階位越高,所能化現
的範圍與品類則可越多越廣,越是高廣,也越能低下。

如等覺菩薩,可感三界之王,也可化三塗之王;到地獄餓鬼中則為鬼王,到畜生中則為獸王,人中為人王,乃至化為三界之王。故也不能肯定地說那一階位的菩薩,一定要感得那一等級的世間果報。唯其果報的等級,每一階位,都有一個最高的限度。不要忘記,調伏見思二惑,(雖有而)不受偏見我見等所迷惑,亦(雖有而)不為貪瞋癡等所轉動,尚不過在十信位中的凡夫階段而已呢!菩薩的階位,請參考法鼓文化出版之《戒律學綱要》。




*如何行菩薩行

菩薩行是怎麼樣子行呢,需要從持戒開始。 作為一個菩薩,受持佛法,就要完全如法;受了佛戒,就要如律清淨。 要以智慧的心態來消除自己的煩惱、化解自己的困擾,然後用慈悲心來幫助眾生、利益他人。


為自己消煩惱、解決困擾的問題是智慧;為他人解決困難、
解除危機險難的問題是慈悲,智慧和慈悲叫做福慧雙修,也就是自利利他。

菩薩要以堅決的信心,才能畢竟成佛;要能博學內外各種知識,才能順化廣大的眾生;要以慈憫的心懷,柔軟的言語,去接近眾生,不可反而中傷他人。

*何為戒

意指行為、習慣、性格、道德與虔敬。廣義而言,凡善惡習慣皆可稱之為戒,如好習慣稱善戒(又做善律儀),壞習慣稱惡戒(又作惡律儀),然一般限指淨戒(具有清淨意義之戒)、善戒,特指為出家及在家信徒制定之戒規,有防非止惡之公用。

*持戒的目的

在哪一條戒上面持守的話,可由持守這一條戒而得解脫。若持守不殺生戒,則不犯生死罪、不犯生死惡業。由於持守這一條戒,這一條戒的生死惡業之果報即可不再受。 受戒之後,就有多方善緣,自然助我們持戒,縱然犯戒,也不必被「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的世俗觀念嚇倒。凡夫菩薩,應以聖人作模範,卻不要將凡夫菩薩當聖人來要求,佛法的因果報應,純屬自作自受,別無神明給懲罰,卻有護法龍天及諸佛菩薩給你加被援助。




*何謂菩薩戒

菩薩所受的戒,稱為菩薩戒。 要做菩薩,必須先受菩薩戒。 菩薩戒的可尊可貴,乃是由於涵蓋而又超勝了一切戒的緣故。如《梵網經》中所說,菩薩戒「是諸佛之本源,菩薩之根本;是大眾諸佛子之根本」。 (《大正藏》二四.一○○四頁中)不行菩薩道,雖信佛而永不能成佛;要行菩薩道,須受菩薩戒。

菩薩戒是一切諸佛之能成佛的根本原因,也是菩薩之所以成為菩薩的根本所在。從因位上說,稱為菩薩戒,從果位上稱為佛戒。 要學習著如何地發菩提心,如何地修菩薩行。

*菩薩戒的內容

法鼓山傳授的菩薩戒,以四弘誓願及三聚淨戒為基礎,三
聚淨戒,總持了四弘誓願的精神!亦以淨化身口意三業的十善法為準則。


『有戒而犯,勝無不犯,有犯名菩薩,無犯名外道",戒的功能主要在於清淨與精進,律的功能,在和樂與無諍菩薩戒是有犯不失的,菩薩當知慚愧,常懺悔。守持"止一切惡,修一切善,利益一切眾生"的三聚淨戒;以無染的智慧,消融貪瞋癡等煩惱;以清淨的戒行,導正社會的風氣;以平等的慈悲,接納一切的眾生。在眾生群中成就菩提心,也助眾生發起菩提心。

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做為基礎,再以淨化『身、口、意』三業的十善法為準則,制定出適合現代人容易遵守且能利益眾生的戒條。

法鼓山的菩薩戒,在『拜懺,懺悔過去所造惡業』下,發菩提心,來正受菩薩戒,期許自己在這些戒條的指引及精進修持的情況下,能成為一個不給自己傷害,也不要去傷害別人的菩薩。在自己把自己做好的同時,也能使別人尊重自己並且使他們也願意一起成長、一起為建設人間淨土而努力。

懺摩:(懺悔文):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
*菩薩戒的功德:

在「梵網經」輕戒第四十一條中又稱菩薩戒為「千佛大戒」。意思是說:過去莊嚴劫中的千佛是由於受持菩薩戒而成佛,現在賢劫中的千佛,也是由於受持菩薩戒而成佛,未來星宿劫中的千佛,同樣是受持菩薩戒才能成佛。乃至推及過去三世三劫的千佛,未來三世三劫的千佛,過去無量三世三劫的千佛,未來無量三世三劫的千佛—總之,一切眾生,一切菩薩,一切諸佛,無一不是受持菩薩戒而得成佛。由此可知,菩薩戒的功能之大,是大得不可思議的了。

在正受菩薩戒之後,有「受衣」的儀式。在搭衣時,引禮法師帶領唱誦「善哉解脫服,缽吒禮懺衣,我今頂戴受,禮佛求懺悔」的詩偈。此階段,不論在什麼地方受菩薩戒的戒子,常會有種種的感動。或有人說:此時難掩內心的感動,又想起師父所說,菩薩道是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難捨能捨……。想這輕巧的菩薩衣,具如此的重責大任,不知不覺淚已流下。
 
 
 

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祥雲西來



一師一門,發揚法鼓宗風;同心同願,共創人間淨土,師父生前的法座,安座在「祥雲西來」墨寶下,象徵法會傳承了師父的精神,是復興、弘揚漢傳禪佛教,推動「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圓滿佛事。

來自海內外各地的信眾,在八天七夜的法會中,於十個壇場內精進修行,並於送聖儀式結束後,圓滿一年一度的共修勝會。修行不只是念經、拜佛、打坐,而是要將佛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這是禪法的特色,也是師父畢一生之力,不斷教導我們的,於水陸法會過後,在日常生活上仍要保持精進的修行、慈悲的願心。

心中的媽媽不是媽媽



水陸法會瑜伽燄口壇果醒法師說法:主要目的,是要將施食的觀念,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的修行。

『外超渡惡鬼,內也要超渡惡鬼,超渡自己的散亂心、貪、嗔、癡』。眾生,是有形象的鬼;鬼,是無形象的人,我們可以從六度波羅蜜來著手修行超渡自己,但有一個重點,就是要去除『有能所』。

能所,是指『有能聽的你,有說法的我』,由於執著有我的存在,因此無法三輪體空,得不到智慧。

佛經上舉一個例子:從自己的左手,把自己的東西,交給自己的右手,這麼簡單的事情,但是慳吝的人卻很困難才能做到。同樣是自己的東西、自己的手,但是卻很難做到,這是由於精神、觀念上的難以改變。

 
 一般人在任何時間,都會浮出種種想法,跟自己對話。對內跟自己講話,事實上是在跟自己的經驗、記憶、與內心影像連結互動;對外則是選擇自己想要聽、想要看、想要聞等等來選擇,也就是攀緣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遇到自己討厭、折磨自己的人,第一個念頭就是想到他那討厭的嘴臉,別說要布施一個笑臉給他,就算只是夢裡想到他,都會氣到牙癢癢的。

我們都知道要布施給餓鬼,但卻沒有想要布施給家裡或周遭的惡鬼。法師開示『心中的媽媽不是媽媽』,要用禪修的方法,觀察到當影像、感覺出現時,要覺知的反問自己『這個是真正的我嗎(這是我媽媽嗎)』?

當清楚知道這個感受也不是自己、不是真的媽媽的話,那麼痛的接受範圍會擴大。真正的『媽媽』,是一顆無形無相的心。法師比喻黃金可以做成很多東西,但是本質是一樣的,外相有無量多種,但本性只有一種。情緒與影像連結在一起,就容易把假相當成真相。

然而真正的相,是無相、不生不滅的。世間所產生的相,是原本無形無相的心,因為『有能所』,所以產生種種相。佛陀曾說『世間的人都具有佛性,只因分別執著,而蓋住了自己的佛性』。

法師說,觀音菩薩所修的『耳根圓通法門』,就是要我們學習心不要向外攀緣,別將自己的心停留在任一對象上。心應該要向太陽一樣普照,太陽並沒有只照某一個人,而是無所不照的。練習不停留在某個對象上,心就不會受限制,而能照見自己的本來面目了。『先想到一個會讓自己舒服的人』,把這個舒服的感覺記住,『然後影像換到這個討厭的人,但要清楚舒服的感覺要依然存在』。


看到美的東西,就想去擁有,合意的,就產生貪心,這是惡鬼;不合意的,就產生嗔心,這是修羅;貪心、嗔心與慈悲交雜,這就是人。只要有能所,就會產生喜歡或討厭。而眾生都是在修行惡鬼及修羅,當然不管怎麼修都無法得度。

喜歡與討厭,是因為心不平等,並且把對方當成人了。因為把對方當成一個對象,因此就著相了。當喜歡一個人的時候,想到他都會開心微笑,是因為自己正在跟內心的影像互動;而想到討厭的人,所起的嗔恨心,也是自己在跟自己記憶連結。這完全是因為把對方,當成對象了,栽在這個相裡頭了。



法師說:看到『法師』在講經說法,就是煩惱的開始。聽到有人講法,不要把所聽到的法與這個人做連結;但又不要白癡的認為『沒有人在講法』,有色身的存在是一個事實,但不要把色身當做對象。在任何時間點,學習不要把對方當成對象,事實上就已經在修習禪定,因為自己的心會跟對象合而為一,而不是區隔。

修行,有很多層次;在消極的修行上,是減少貪嗔癡;在積極的修行上,則是要:

1.想著對方和我接觸,會得到什麼樣的好處(去除嗔心);進而看到對方需要什麼;要讀懂對方的心,在整體的方向下,進而調整自己應該要給什麼。

2.要有『調整的人不是我,被幫助的人不是對方』觀念,這一切的呈現,全是自己的心所顯現變化的。

舉例來說,如果有平等的心,不管法師講得多好或講的多爛,心都能夠如沐春風;講得不好起嗔心,是自己在起嗔心,跟法師無關,因為若有平等的心,內心就不會有喜歡跟討厭的分別執著。因此,要學習平等的心,首先就要先有師父的那個觀念『這個人和我接觸,會得到什麼樣的好處』。
 



 

若想要體認無我,那就必須要觀想。方法很多,除了聽法,還有默照跟話頭。默照的方法,就是要先放鬆身心、體驗呼吸、心不停留在任何一對象上。

聖嚴師父很有智慧,進入三門,就是要我們放鬆身心來體驗境教;到了二樓簡介館,就是要開始體驗呼吸;三樓祈願殿是要學習『入流亡所』,心不停留在對象上;到了六樓大殿,才能照見本來面目。

什麼是本來面目?聽到法師講法的那顆心,本來就是本來面目,但因為眾生都是有能所,用原本不生不滅的心來看萬物,因而著相了,所以會覺得萬物是有生滅。

所以,真正的超渡,是要先超渡心中的惡鬼;再來要學習觀想;一直持續不斷的觀想,就會讓自己跟記憶的互動慢慢減少,減少與記憶的互動,就不會有恨,也不會那麼喜歡;之後,清楚知道身體感覺不是你,最先從『色』開始著手,進而從『受』練習。

最後,主法法師送給信眾修行的三個層次:
1.練習平等的心,好的不喜歡、壞的不討厭。
2.不要用記憶修理自己。
3.心中的媽媽不是媽媽。

2013年12月8日 星期日

初級禪訓班

                              



學禪,就從這裡開始!
嚮往雲淡風輕的日子,
追求身心自在的輕安,
簡單打坐讓您放下身心、放鬆身心,
基礎禪修讓您覺知身體的律動,安定身心,
正確的打坐觀念和方法,
讓您自在一生。

點亮和樂無諍燈



諍三昧:想要一家人和樂相處,小事情就不要放在心上,小事不和人計較,盡量把快樂布施給別人。不與物競、一切平等之意。不認為一切都是自己對,才能做到無諍 。

點亮尊敬和諧的心燈:小從人與人的相處,大至國與國的往來,都因為「互敬互重」而得友誼。戰爭源於內心仇恨的宣洩,來自心中的不和諧。

因此消弭瞋恚之火,創造和諧的人生,才能為生命注入意義,才能為世界的和平帶來希望。本著世界上每一個人都和我有因緣的同體共生思想,讓我們一起點亮尊敬和諧的心燈,促使人我無怨、社會無諍、世界和平。


                                                                 
點亮智慧明燈,為自己與家人照亮人生之路,光明無礙! 點亮祈願心燈,祝福一切眾生,永離諸染,永處吉祥! 點亮菩提心燈,願修諸善法直至菩提、清靜自在,福慧圓滿!

請點入:2013天南寺得心自在燈,好聽喔!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DEigVYRNZc

默照禪七學員心得(1)

11/3-11/10默照禪七心得 常群




禪七成為行事曆上每年固定的要事,已經邁入第13年了。但是這次禪七卻是我第一次用得上默照的方法。深刻體驗到參加禪七的次數,不能真的代表修行的深淺,應該也沒有收集30次禪七圓滿印章,就能換取開悟見性門票的這種好事。修行這一趟艱辛的漫長旅程,若沒有隨時隨處用功,是無法登上彼岸的啊!

這次也許是因為天南寺得天獨厚的禪修環境,加上之前在這兒當過義工,修了點福報,減少了一點障礙,所以一報到,就覺得心很安定。而總護法師常遠法師,將禪修節奏帶得不緊不鬆,適當的時間及氛圍掌控,讓我能一直處於放鬆、用功的狀況。還有師父在觀念、方法上清楚完整的開示影片,是讓我大多數時間,都能用得上方法的重要原因。


尤其是每晚的坐禪箴,在文字優美的意境下,聽著師父講解含意深遠的內容中,竟還隱存著當下正在體驗的默照方法和觀念,那一瞬間感受到自己能夠有幸,與宏智正覺禪師使用相同的正統默照,實似醍醐灌頂、甘露灑心般清涼法喜。每當在蒲團上,妄念不斷升起造成煩躁時,一想起「水清澈底兮,魚行遲遲。空闊莫涯兮,鳥飛杳杳。」紛飛的念頭便能止息,煩躁的心就能安定下來。

因為那美好的悟後境界,輪廓是那麼清楚實在,能讓人生起無比的大信心;清淨空無的意境是那麼引人入勝,令人不禁心生嚮往而生起大精進心與出離心;接著自然而然就能增強自己的大願心,然後方法當然就能得力了。所以真的很感恩聖嚴師父,及成就此次禪七活動的所有法師們,與義工菩薩們的發心付出,讓末學能經驗如此妙不可言的默照禪七。


念佛禪一



念佛,我入佛心,佛入我心,和佛心心相印。 以心念佛,全佛是心,以佛攝心,即心是佛。

念佛要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眼耳鼻舌身意都攝住,最清淨的念,一念跟著一念,念念打成一片,才可以。

念佛要緊要攝心,心不讓它跑,專注在佛號上念。念佛方法在一心念,還在一心攝耳聽,由心裡念出來,耳朵聽,聽了收回在心中,再由心中念出來,要緊在一心念、一心聽,


只要我們回頭、憶佛、念佛、再向佛,眾生的心和佛的心就打成一片。是心本來就是佛,是心要是作佛,是心當下就是佛。「諸佛正遍知海」~ 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 一切一切,都由我們眾生和諸佛相感應,「從心想生」。



心手相連.共創淨土



同心同願、法鼓傳薪,所謂「同心」就是大眾一條心;「同願」就是大眾抱有共同的希望,一起發起菩提心,為我們的社會、國家、世界,乃至於所有一切眾生做奉獻的工作。

「願」則有大有小,對佛教徒而言,小願僅僅是為了個人的解脫,等而下之則為一己之私的慾望。大的願就是要成佛、親證最高佛道。但是在實現大願之前,應該要有階段性,首先要做的就是實踐、完成法鼓山的理念。

法鼓山所推動的理念,是目前社會大眾和人間最需要的。因此我們應該為了共同的理念,手連手、心連心一起努力,彼此一條心,這就是同心同願。




「同心同願」另外一層意思,就是要有遠大的目標和方向,有了方向和目標,便從近處著手、小處著力、腳踏實地往前跨步出去。

聖嚴法師諄諄囑託:諸賢各自珍惜,我們有這番同學菩薩道的善根福德因緣,我們曾在無量諸佛座下同結善緣,並將仍在無量諸佛會中同修無上菩提,同在正法門中互為眷屬。


 因此,讓我們點燃自己的願心,修學佛法、弘揚佛法,護持佛法,讓慈悲的佛法照亮每個人的心中。

禪壇帶您開發潛藏智慧



遠離妄念與執著,禪壇帶您開發潛藏智慧




 
 「無礙清淨慧,皆依禪定生」,法鼓山大悲心水陸法會期間,以禪修為主要佛事的「禪壇」,除了共修禪觀、禪坐、經行、立禪,並僅以一只木魚法器領眾共誦《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讓參加禪壇的民眾感受到清淨無礙的智慧禪境,以及「身在哪裡,心在哪裡,清楚放鬆,全身放鬆」的禪悅法喜,。

法鼓山長期以來致力推廣漢傳禪法,並特別研發出各式適合現代人的禪修課程,期望民眾能藉由禪修放鬆身心、開發出自身潛能。從入門、基礎、初階、中階到高階課程,有系統化地由淺入深安排,並開辦入門與基礎接引課程「Fun鬆一日禪 」、「遇見心自己」等,讓有心學禪的民眾,皆能依循次第的學習。

而法會期間所誦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在眾多佛經中,除了簡短的《心經》之外,《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可說是最能深入漢傳文化環境的一部佛經。法鼓山也希望透過《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讓共修的信眾體解經中「緣起性空」的道理,進而遠離妄念執著,到達智慧的彼岸。更多禪修相關訊息,請參考法鼓山禪修中心活動報名網站http://goo.gl/PqACfM ,或請電洽(02)2893-9966轉6128。

◎圖、文:葉詩婷20131206

水陸法會萬人齊送聖



邁向和樂無諍心境界 水陸法會萬人齊送聖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HiWyQe63e4

兼顧傳統、創新與環保改革的法鼓山大悲心水陸法會,突破舊有經懺佛事的格局,結合現代網路科技概念,為已經流傳1500多年的水陸法會,在21世紀開創出嶄新的面貌。

法鼓山2013年的大悲心水陸法會,更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倡導網路雲端牌位,開放後即湧進近80萬筆祈福、超薦的填寫資料,實現法鼓山創辦人 聖嚴法師希望改革經懺佛事,讓法會同時具有教育與關懷作用的願心。

為恭送諸佛菩薩等十方聖眾,引導六道眾生往生淨土,法鼓山特別在7日下午大悲心水陸法會功德圓滿時,由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東法師帶領僧團法師,以及現場與網路共修的上萬民眾舉行送聖儀式,感恩迎請的諸佛菩薩、龍天護法庇佑法會順利圓滿。

 而在水陸法會期間,方丈和尚果東法師時常到各壇關懷,看到有些長者雖然行動不便,還是虔誠精進地全程參與,甚至有念幼稚園的小朋友跟阿嬤到祈願壇參加佛事,將〈大悲咒〉背得朗朗上口,都讓方丈和尚覺得非常感動。特別有感而發以「水陸法會殊勝行,虔誠恭敬精進行,無論身體行不行,只管身心拜起行,順逆感恩喜悅行,懺悔報恩清淨行,開啟自性大悲行,祈願眾生離苦行」等八行,讚歎所有參與此次水陸法會的信眾。

由於今年法鼓山大悲心水陸法會的報名非常踴躍,許多民眾反應一位難求,甚至以「秒殺」來形容水陸法會的熱度。方丈和尚也應機轉化「秒殺」ㄧ詞,勉勵大眾學習「用智慧的電腦來去除煩惱」,讓自己活在當下,不要被外境影響而產生困擾,隨時運用佛法、禪法、心法的觀念來安定身心。

 同時有感於近來食品安全問題,以及世界各地的災難不斷,導致社會人心不安,方丈和尚也以正向八望「人生難免有許多期望,但要節制欲望,千萬不要奢望,對未來一定要有展望,永遠不要失望,更不要絕望,要永抱願望,才能充滿希望」與大眾共勉。寄望大家不忘聖嚴法師所說「人間是永遠有希望的,也有我的祝福與期許」,共同放下煩惱與怨懟,一起來祝福這個世界。

因此,法鼓山此次特別推動網路雲端牌位,除了為自己和身旁的人消災,也為往生親友超薦,甚至幫助曾有過怨憎的人祈福,化解彼此間的冤結。方丈和尚表示,今年法會圓滿前共有近80萬筆祈福、超薦的資料,而填寫一個牌位必須念誦十句佛號,所以雲端牌位已匯聚八百萬句以上的佛號迴盪在祈福者與被祈福者之間,這就是一種善循環的力量。

至於網路共修部分,今年全球也有42個國家,超過80萬人次透過電腦或手機參與。法鼓山紐約東初禪寺、新澤西分會、洛杉磯道場、舊金山分會、溫哥華道場、新加坡分會……等21個海內外視訊 點,也加入此次分處共修的行列,讓世界各地有心想要參與的人都能夠共霑法喜。

送聖儀式圓滿前,方丈和尚也帶領法鼓山全體與會法師共同發願,將為新的一年陪伴社會大眾邁向「和樂無諍」而努力。方丈和尚表示,人難免會遇到意見不和的狀況,適度自我表達是很好的,但還是必須彼此包容體諒,若是氣度不夠而過度責備他人,反而徒增自己的煩惱。

當重申聖嚴法師開示的「放下了人我是非,宇宙萬物,原是沒有區隔的整體;消滅了敵我意識,一切眾生,無非彼此扶持的伴侶」時,送聖會場再 度揚起熱烈的掌聲。方丈和尚期望大眾能從身、語、意的淨化開始,把自我縮小、心量擴大,將環境裡的人事物視為生命共同體,彼此互敬、互諒、和諧、包容,共同邁向「和樂無諍」的心境界。

最後,方丈和尚也特別感謝上萬人次的義工們連日來的奉獻,以及感恩所有參與此次法會的信眾,共同成就這場莊嚴的勝會,也推動了法鼓山的「大學院、大普化、大關懷」三大教育。期許大眾除了法會期間的精進修行,回到家後更要將佛法持續實踐在日常生活中,時時保持正念、充滿希望、彼此祝福。轉換心念,讓世界因你而改變。

◎文:葉詩婷20131207
◎圖:張曜鐘、葉詩婷20131207
◎影音:林雅櫻20131207
























  











http://www.ddm.org.tw/news_in.aspx?siteid&ver&usid&mode&mnuid=1222&modid=5&nid=2780&noframe

2013年12月7日 星期六

默照禪四個調心的層次

 
默照禪~聖嚴法師~調心默照修行法有四個調心的層次:  
一、收心:把心從緣過去境以及緣未來境的狀況,收到緣現在境的這一點上。捨下過去境及未來境,是「默」,緣現在境是「照」。

二、攝心:是將收回的心攝於現前正在用的方法上。也就是把心從過去境及未來境中收回來,只緣現前境之後,進一步將現前境的範圍縮小,對於現前環境裡所發生的種種狀況,雖然可能都看得到、聽得到,但是不要被它們所影響而生起情緒反應。


接著,很清楚地把現在的這一念,既不被雜念、妄想、瞌睡所困擾,也不要跟雜念、妄想、瞌睡纏鬥,只要把心輕鬆而又綿密地用在方法上,其他的問題就不會產生了。不跟雜念、妄想、瞌睡纏鬥是「默」,把心用在方法上是「照」。

三、安心:是將心念安住於正在用的方法上。此時的心,已經可以不受身心環境的各種狀況所影響,平穩、安定、持續地在用方法。很清楚知道自己是在打坐,也清楚知道自己已在平穩、安定的狀況中打坐。清楚知道就是「照」,平穩安定則是「默」。

四、無心:是放下一切攀緣心,既不執妄境也不求真境,但仍如常人一般的生活,這便是《金剛經》的「無住生心」,亦即《六祖壇經》的「無念心」、「無相心」。從安心而至無心,是持續用功,不斷地放捨諸相,一直到了無心可安亦無相可捨的狀況。

在這過程之中,收心的層次要捨過去、未來;攝心的層次要捨雜念、妄想;安心的層次要捨身心環境正在發生的狀況;無心的層次要捨妄、捨真,不執有無兩邊,也不著中間。一如〈永嘉證道歌〉所說的「不除妄想不求真」,但也不是躲在無事窟中享受安逸,而是隨緣攝化,悲智無量。

 

 
修習默照禪必須遵守的基本態度有三,那就是:發大悲心,放捨諸相,休息萬事。

(一)發大悲心

大悲心就是菩提心,也是能夠讓我們徹悟成佛的心。如果要徹悟,首先要發大悲心,然後才能夠頓悟成佛,因此,大悲心就是無上菩提心。既然發大悲心,那麼對任何人、任何眾生,都不能有對立、仇恨、傷害、疑懼以及嫉妒的心,代之以包容、憐愍、體惜的平等愛護、普遍救援,那就是大悲心了。

發起大悲心的目的,在於找到自己的本來面目以及體驗到各人的本地風光。為了達到修行的目標,就得從放捨諸相下手,雖然尚未見到本來面目,尚未體驗到本地風光,但是要練習著朝這個方向努力。放捨諸相即是﹁默﹂,努力於放捨諸相的練習即是「照」--這就是默照禪法的入門方便。

(二)放捨諸相

放捨諸相就是不執著任何現象,實際上就是無住心。心不住於心理現象、不住於身體現象、不住於環境現象。所有心內、心外的一切現象,都是有的,但不要去執著它,不要去在乎它,便是放捨諸相。不住於任何一種現象,就是「默」;知道所有的現象都是正在發生中,那就是「照」。

所有的生滅狀況,都是知道的,只是不去執著它,不因各種狀況的發生而心生波動,這就是放捨諸相;但這並不是說,就像木頭、頑石或者是死人那樣。了知任何現象,是正常的人,這是「照」;知道任何現象都可能發生,但不需去憂慮煩惱,這是「默」。

在打坐中,了知有任何一種現象出現時,能夠不起第二念,立即就是默照同時的放捨諸相。如何放捨諸相?就是從放鬆身心、安定身心著手:第一,先把眼球放鬆,然後將整個身體放鬆,頭腦不要去注意什麼,也不要去思考什麼,只曉得自己是在放鬆狀態。

第二,身體坐直,臉部的肌肉放鬆、肩頸放鬆、臂不用力、手結法界定印置於腿上,不再管它;後腰放鬆、小腹放鬆,然後享受呼吸、欣賞呼吸從鼻孔出和入的感覺,其他的不要管它。

第三,進一步,心已比較安定,雜念也少了,此時如果不清楚體驗呼吸從鼻端進出的感覺,很可能會打瞌睡。這個時候便可用只管打坐的方法,很輕鬆地體驗、知道自己的身體正在打坐,但不要特別注意身體的某一部位或某些部位的感受狀況,也不去特別注意心裡的反應,以及周遭環境裡正在發生的任何狀況,你的責任只是曉得你正在打坐。事實上,這就是提起默照的方法,正在練習放捨諸相、休息萬事。

(三)休息萬事

徹悟的人,我們稱之為無事道人。道人,就是修行佛道的人,無事道人是心中已經沒有自己的事,既然自己沒有事,那還有什麼事呢?事實上,對於凡夫而言,修行和煩惱都是事,凡在心中有所牽掛的,就叫做「事」。隨時隨地要把心中的牽掛停止,心裡沒有任何牽掛之時,雖也照常過生活,但那就是休息萬事。
— 在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

法鼓山水陸法會禪壇~默照銘

 
默照銘 --宏智正覺禪師

〈默照銘〉原文
默默忘言,昭昭現前;鑒時廓爾,體處靈然;
靈然獨照,照中還妙;露月星河
,雪松雲嶠;
晦而彌明,隱而愈顯;鶴夢煙寒,水含秋遠;
浩劫空空,相與雷
同;妙存默處,功忘照中;
妙存何存,惺惺破昏;默照之道,離微之根;
 

徹見離微,金梭玉機;正偏宛轉,明暗因依;
依無能所,底時回互;飲善見藥,檛
塗毒鼓;
回互底時,殺活在我;門裡出身,枝頭結果;
默唯至言,照唯普應;
應不墮功,言不涉聽;
萬象森羅,放光說法;彼彼證明,各各問答;
 

問答證明,恰恰相應;照中失默,便見侵凌;
證明問答,相應恰恰;默中失照,渾成剩
法;
默照理圓,蓮開夢覺;百川赴海,千峰向岳;
如鵝擇乳,如蜂採花;默照
至得,輸我宗家;
 

宗家默照,透頂透底;舜若多身,母陀羅臂;
始終一揆,變
態萬差;和氏獻璞,相如指瑕;
當機有準,大用不勤;寰中天子,塞外將軍;

吾家底事,中規中矩;傳去諸方,不要賺舉。 
 

《默照銘》解釋-聖嚴法師 。

默默忘言,昭昭現前。

「默默」是心念的寂靜,「昭昭」是心地的明淨。
「忘言」是既不用口說的語言,亦不用思考的語言,一般人的沈默,僅至於口不出聲,未必能夠心無妄念,那便不是「忘言」。「現前」是毫無差異的映現,是將自己所面對的一切現象,百分之百地如實觀照,若加入了主觀的判斷,便與現前的事實有了出入。 這兩句話,既是禪修的方法,也是禪修的體驗。

「默默忘言」就是既無語言,也無對象,乃至沒有心念的活動。先將自己跟環境孤立起來,再將自己的現在跟過去與未來孤立起來,最後要將自己的現前一念跟前念與後念也孤立起來。

「昭昭現前」是在忘言之後,所得的明朗與清晰
,首先知道有心的念起念滅,其次凡有念起立即發覺,最後唯有朗然獨照的明淨之心,像是一面纖塵不染的廣大明鏡。 默照禪的用功態度,可緊可鬆。緊法則是以禪修者的意志力,強壓妄念不令生起,強提念頭不令昏沈,坐姿端正,挺腰豎頸,守住身心,住於一境,久久即可漸入「忘言」的程度。但是有一輩人,宜用鬆方,則以禪修者的意識,有意無意地放鬆全身的肌肉和神經,然後既不控制妄念,也不隨逐妄念,不怕念起,不愁緣境,但求放鬆身心,不蓄意回憶過去,也不蓄意推想未來;不壓不提
,恬淡清淨,漸漸地便會進入默照的佳境。

鑒時廓爾,體處靈然。

當你修行用功時,如果還感覺時間的長短,這還沒有到「默默」的程度,在「默默」的情形之下,時間是沒有長短的,而你自己也感覺不到有時間的存在,沒有時間,就是無限的時間,這等於說無窮的快就等於無窮的慢。如果自認為已在「默默」的情形之下,但還有時間的觀念,就表示並非真正的「默」,因你那時還有念頭在動,由於尚有念頭的起滅,所以才感覺到有時間,如果念頭的生滅沒有了,時間也就沒有了。且舉近代中國有一位太虛大師的經驗為例:有一天晚上,他聽到寺院裡就寢的鐘聲,他就失去了時間感,直到第二次又聽到起床鐘聲,在這之間,雖已過了一夜,在他的感覺上根本沒有時間的過程,只是聽到打了兩次鐘而已。可知用功到了沒有念頭的時候,時間便不存在了。


「體處靈然」的內容就是講的「昭昭現前」,也就是講的空間無限,而這個無
限之中包含著所有的一切東西,起起滅滅。在無限的空間裡面,一切的東西都是活活潑潑的,自由自在的,在這個情形之下,念頭是無住的、不動的。

念頭住、動,便失卻「靈然」的自在,而被一定的空間所拘束,若念不住、不動,你所體驗的空間便是無限的遼遠豁達,若念隨境動,則眼睛等六根、六識所及的範圍,絕對是有限的。就以眼睛為例,若念不住、不動,你的肉眼也能看到更多的東西,那就像照相機的功能,因為底片本來無住、無著,也不動,故可以把鏡頭所及的距離範圍內所有的東西,在很短的時間內都能拍攝進去,如果照相機的底片本來都有住、有動,還能照到清晰的相片嗎?  

在禪七中偶爾會用一種方法:教大家不要用頭腦想,光用眼睛看,或用耳朵
聽,這個時候你看到的是什麼?你聽到的是什麼?但是在禪七的頭兩天,不可能用成功這種方法,因為你的心尚未安定下來,就不可能不用頭腦想,到了第四天以後,能夠要他不用頭腦想就能夠做到不用頭腦想的人,也不會多。修行者的心若不動,就能夠體驗到相似的空間無限。

至於真實的空間無限,則有三種情況:1.是佛陀的神通境界,其他凡聖眾生的神通境界則不能無限。2.是從很小的一點而看到無限,在《楞嚴經》裡,就說「於一毫端」三世諸佛轉大法輪。也就是說,三世一切諸佛同時都在一根毫毛的尖上,說無量佛法度無邊眾生。那是因為無窮的小便等於無,既是無小可小,那不就是無窮的大嗎?3.是明心見性,親見實性即是無性之時。


靈然獨照,照中還妙。


「靈然」不是虛空,而是空間,這個空間不在內外中間,因為這個地方講的都
是心,唯有不動心的體驗,是無限的空間,因此「靈然」即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實實在在、活活潑潑。「獨照」是唯有觀照和覺照之意。默時無雜念、照時不散亂,默時心靜,照時心明。這種經驗只有在默照互資時,才能發生。否則的話,只應稱作「暗然獨疑」,所以眾生看一切的人都是眾生,若能破暗為明,便可化疑為照,故以佛眼視眾生,眾生都是佛。

自己常跟自己鬥爭。自己怎麼可能有兩個我呢?而是無數個。雜念妄想如絲如麻。因前念與後念矛盾,所以覺得有兩個人在心中角力鬥爭。那就是疑暗而非默照。不除妄想莫求真。不用排斥妄念,只要不去理它就會安靜下來。如池水本清,只因有外力侵擾,便成渾濁,如能任其自然,便會還歸清淨。

「靈然獨照」的功能,必先有其靜默
的工夫作前導。 「照中還妙」是在清楚裡面,無所不容。是說默照功力用上之時,對於任何一項大小事物,都能從很多角度、很多層面,得到無量的消息,乃至要說「一沙一世界,一華一如來」。那是不可思議的境界,非語言文字所能表達,也出乎思想符號的範圍之外,其中的奧妙,盡在無言的覺照之中了。


露月星河,雪松雲嶠。


這是形容正在默照情況下的心境,「露月」是說天上無雲也無霧,只有圓滿明
朗清楚的月亮,那是默照時的心境,明淨如滿月。「星河」即是銀河,在有月亮的時候,月亮非常清楚,在沒有月亮的時候,滿天的星看得非常清楚。而釋迦世尊的開悟,也是由於見到了非常明亮清楚的星。這個星河就代表我們正在默照工夫用得很好的時候,可有萬點明星一覽無遺的心境出現。普通人的心,則不見月亮也不見星河,倒是滿天的煩惱烏雲。

「雪松」也是比喻,是在說明默照工夫用上時的心。松樹上面覆滿了雪,外觀
不見松樹只見雪。在寒冬降過大雪之後,林間的每一株松樹,看起來都像是玉雕粉妝水晶做的,一片清涼明朗的景色,我們的心能夠到了這樣的程度,必然是開朗、安定、舒坦、寧靜的。

「雲嶠」是在形容默照時的心好像山峰上的雲
。雲在山頂能遮山,山卻沒法擋住雲,這是表示心的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為什麼不講天空中的雲而講山峰中的雲?因為雲在空中根本沒有東西可以阻擋它,山峰則是阻礙的東西,雖有山頂阻礙而雲不受阻礙,才能比喻默照工夫的灑脫心境。那時若有美人坐懷而心不會亂,威脅利誘而心不會動,分解肢體而心不怖,因為心得自在,不受境牽。


晦而彌明,隱而愈顯。

「晦」是黑暗,「明」是光明,心境在黑暗的現實情況下,更加明朗,就是在
煩惱中能使智慧增長。「彌」是經常持久,外表看他好像是糊裡糊塗,事實上他是深藏不露,大智若愚。智者可能木訥,但他的心胸磊落,不會自欺欺人。 隱是隱藏,顯是表現。「晦」及「隱」是默照的「默」字,「明」及「顯」是默照的「照」字。默時有似癡呆,所以如晦如隱,照時智慧靈然,所以如明如顯。默照同時,則其心境不動而萬古長明。這是說明智慧心的形態和智慧心的力量。

鶴夢煙寒,水含秋遠。

「鶴夢」是心如夢中化鶴,在碧空飛翔,只見一望無際的遼闊、空曠。「煙寒」是溟溟渺渺,無遮無隔,動靜一如「無邊無涯」。這是「默照」雙運的心境 「水含秋遠」是形容默照的心境,澄靜深遠。心境澄澄湛湛,清如深秋的明潭,而又潭深無底,幽遠莫及。從水面上一直看下去,水面及水中的景物,雖可一目瞭然,但又不見其底。同時又因秋水明靜如鏡,能反映無邊的天空,秋季雲薄霧稀,所謂秋高氣爽,天空高遠無極。這是描寫「默照」時的空間感,有無盡的澄靜與深遠。


浩劫空空,相與雷同。

「浩劫」就是無盡期的長時間,不論多少長的時間,也有人信有永恆,但在「默照」的心境中,時間並不存在,「劫」是可長可短的時間,無盡的時間都是「空」的,短暫的時間,當然也是空的。「雷同」是說明「默照」的心中,沒有前念與後念之別,前念是寂寂惺惺,後念也是寂寂惺惺,是心中無物,而又明鑒無餘的意思。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其間的關係,稱為「相與」,在「默照」之時,心是非有而有的,若欲求其時間的前後過程,已不可得,所以稱為「雷同」。時間的感覺,是從念頭的變遷而來,若念即無念,時間的長短,當下即空。


妙存默處,功忘照中。

「妙存默處」是說一切好的功能都在靜默裡面,西諺「沈默是金」,還不能形容靜默的微妙。心若對境攀緣,念頭浮動,便失去了靜默,失去了聰明,當然
也堵塞了智慧之眼,了無妙意可言。

「功忘照中」的「照」字就是觀照的功能
,正在觀照之時,便不知是在觀照,已忘了照的功能,那才是照而常默的工夫。此正如永嘉玄覺禪師(西元六六五--七一三年)的〈奢摩他頌〉有云:「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的境界。將這兩句話連起來講:默中含有無量的智慧功能,正在使用智慧觀照一切境界之時,恰已不知尚有能照與被照的事物了。


妙存何存,惺惺破昏。

前面既說:「妙存默處」,是於「默」有妙,但請不要誤會,以為僅僅靜默就算是妙。如果默而不照,可能墮入昏沈狀態,故要接著提示,用「惺惺」而不糊塗的明覺心來破除昏沈瞌睡的現象。就在明白清醒的情況下,心念依舊如同止水一般的安寧。 「惺惺」二字連用,見於永嘉玄覺禪師的〈奢摩他頌〉有云:「以寂寂治緣慮,以惺惺治昏住。」


默照之道,離微之根。


用默照的方法,便能出離煩惱乃至極微細的無明之根。煩惱心有粗有細,有根
本有枝末。從粗重的煩惱,逐漸減少,達於心境的默而常照,照而常默之時,連微細的煩惱之根也會斷除。心受境動而執著任何一境之時,心量是極小的,心不著境,默中有照之際,心量是其大無限的。那就是智慧的功能與煩惱的運作適成反比,智慧越大煩惱越小,智慧的功能大到無限大,煩惱的作用就越來越小,小至無限小,最後不見智慧之大,當然也不見極微的煩惱了。也就是說煩惱無明小到最後便沒有了,智慧越來越大,大到最後也沒有了。在眾生來說,修行是為了斷煩惱增智慧,在佛來講,既沒有煩惱,也沒有智慧。

在洞山良价禪師(西元八○七--八六九年)的〈寶鏡三昧歌〉中,有「重離六爻,偏正回互」及「正中妙挾,敲唱雙舉」之句,是以《易經》離卦的微妙變化,形容智慧心的功能。宏智禪師既為洞下大善知識,故亦以離卦那樣的微妙
,來形容「默照」的功能。

徹見離微,金梭玉機。


在「默」而靜止的心境中,不存妄想雜念,已徹底洞識佛性如空。正因為「默
」非死滅,所以默的工夫越深,照的功力越強,在「默」中藏有離卦那般微妙的作用。「金梭」和「玉機」是形容「照」與「默」互為賓主的功能,織布須用機梭,機是靜態的,梭則穿來越去是動態的,機梭相配,始能生產布匹。用金梭玉機說明「默照」的方法,是用作禪修證悟的最佳工具。
正偏宛轉,明暗因依。


「正偏」一詞,出於洞山良价禪師的〈寶鏡三昧歌〉有云:「偏正回互」。「
宛轉」一詞出於洞山良价禪師的〈玄中銘序〉有云:「宛轉偏圓」。「明暗」一詞出於石頭希遷禪師(西元七○○--七九○年)的〈參同契〉有云:「當明中有暗,勿以暗相遇;當暗中有明,勿以明相。」永嘉玄覺禪師的〈優畢叉頌〉也有云:「明暗之本非殊」;又云:「暗而能明者,即愚而慧也。」

曹洞宗以偏正二字形容煩惱及菩提,二者相即不相離,由於修證工夫有深淺,
而以偏正二字組成五位:1.見性名為正中偏,2.煩惱薄名為偏中正,3.煩惱伏為正中來,4.煩惱斷名為兼中至,5.煩惱即菩提名為兼中到。以此五位皆不出偏正關係的相互變換,故稱「宛轉」。唯有宛然轉變,才能表示煩惱與菩提的此消彼長,雖有消長,實則不動,這也就是照與默的功用了。

明與暗即是智慧與煩惱,沒有煩惱便不能顯示智慧的功能,智慧必定是由於煩惱的活動而需要,故在表現智慧的同時,即有煩惱在其中,不過當依智慧,勿依煩惱。在愚癡煩惱之時,若已知有愚癡煩惱,此人必是智者,故當明有煩惱之時即有智慧,不過勿將智慧當作煩惱。明與暗相互依存,明與暗仍須認清。 勿將菩提與煩惱,生死與涅槃分成兩截,但其前後因果依舊歷歷分明。這就是默照禪告訴我們的真相,既不以事昧理,也不倒因為果。

依無能所,底時回互。


上兩句的「宛轉」和「因依」,都有彼此對換及相互依存的關係,從一般的常
識而言,任何兩者的事物之間,多有賓主關係,主格是能依,賓格是所依,那就表示兩者相關而非相即。此中所見則謂兩者之間,不可用賓主或能所來看待,因其實為一體的兩面,互為能所,互為賓主,互為因依。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同異分明而又相即不離。

「底」字在宋人語錄中的用法,與「的」字同,「底時」可解作「當那樣的時
候」也就是說:默與照的關係,跟洞山良价禪師的「正偏宛轉」相同,也跟石頭希遷禪師的「明暗」相依一樣,彼此之間雖無主客之分,卻又經常互為體用

飲善見藥,檛塗毒鼓。

這兩句都是譬喻,意謂若用默照的方法修行,它的功效就像「飲善見藥」,能對治一切生死煩惱病,如「塗毒鼓」能摧伏一切生死煩惱軍。 飲善見藥的譬喻,出於晉譯六十卷的《華嚴經》第三十七卷,亦名善現藥王。

相傳雪山有大藥王,名為善現,若有見者,眼得清淨,聞者耳得清淨,聞其香者鼻得清淨,嚐其味者舌得清淨,若有觸者身得清淨,若能取得彼地之土,悉能滅除無量眾病,安穩快樂。 塗毒鼓的譬喻,經中所見頗多;譬喻宣說佛法的力量,如同以雜毒藥加上咒力,塗在大鼓鼓面,當在擊鼓之時,無論遠近大小眾生,聞者無不腦裂而死。此死即是指的貪欲、瞋恚、愚癡皆悉消滅。

《涅槃經》中將法鼓譬作天鼓及毒鼓
的二類:1.佛說五乘法,如擊天鼓;2.佛說佛性常住的大乘法,如擊毒鼓。 此處是說默照禪的方法和功能,是滅眾病除諸惑的最上乘法。


回互底時,殺活在我。


這兩句可以解釋成為:正在回相宛轉因依之時,便是主權在握、殺活自由之境
。默照即是止觀,「回互」即同時並運。在默而常照、照而常默的相待相成的情況下,正是止觀雙運的好時光。 「殺」是魔來魔斬,佛來佛斬,離心意識的執著,心不攀緣,念不繫境。

「活」是漢來漢現,胡來胡現。心如高堂明鏡,雖萬千境界同時出現,也能彰彰顯示,物物反應,井然不亂。 當殺則殺,當活即活,不由外力,名為「殺活在我」。唯有能默,所以善照,默的工夫越深,照的功力越強。唯有能照,所以善默,照的功力越強,默的工夫越深,相互因待,彼此助長。默照同時,故非一般定境的只止不觀,更非常人心境的昏沈散亂。

門裡出身,枝頭結果。

「出身」二字有二義:1.以身奉獻,2.進身仕途。不論何者,均須走出家門,
始可獻身報國,做官為民。宋朝至清朝的科舉制度,凡是官吏要經鄉試、府試、京試,及格後做官時,便稱為什麼出身。此處的出身,是指默的功用,默是靜止的,故喻在門裡,但其並非消極的躲避,而是向外觀照的奧援,若無真默便不能真照,所以默雖不顯於外,它的作用,則已藉照而奉獻了出來。

至於「枝頭結果」,乃指有目共睹的觀照覺察功能,勘破煩惱,便是覺照之功
在門裡時,已經具備了為法獻身的基礎,雖然隱而未現,確是極其重要的條件。像是一棵果樹,樹根樹幹都在門牆之內,唯有樹枝伸出牆外,外面經過的人,既見到枝頭的果實,當然也可推想到門牆之內必有樹身。樹身與樹枝,相依不離,看似兩種現象,其實是一物的兩段。

默唯至言,照唯普應。

默而無言才是最高明的語言,也就是說,真正的至上的語言,是不能用語文表達的。佛陀釋迦世尊,在說法度眾四十多年之後,猶說「未曾說著一字」,就表示語言僅是不得已時用來表達心意的工具,但它本身無法真的表達全部心意,心意仍須用心去體會。而心越靜越默,所體會的深度與廣度才越澈越明。 因此真正的真理不用講,真正的語言不必說,默照之默,即是最高的語言。默中之照能夠遍照,能於不同的時地,普應一切眾生,給予平等因應。 


 應不墮功,言不涉聽。


應是相應、感應、呼應、酬應,對於自己對環境的一切回應。沒有事先的預備
也沒有事後的痕跡,叫作「不墮功」,事前如虛空,事後如空中的鳥道遺痕,心中保持無瑕的寂默空靈。雖然普應一切外境,內心仍自寂靜。「功」是存心、執意的意思。若默照的工夫完成,心不住相,自無功德功利可言。 言語是傳遞訊息的符號,默照之照,明鑒萬法,當然會接受萬方傳到的消息,不過未必要用耳根去聽。六根之中,眼耳鼻舌身意,無一不能接受訊息。

而且最好的表達是盡在不言中。故在中國的梁武帝時代,有一位禪師傅大士(西元四九七--五六九年),有一次梁武帝請他去宮中講經,他上了講臺以後,將木尺在臺面一拍,就下講臺走了。梁武帝覺得很奇怪,怎麼沒講經就下臺走了?其實最高的佛法是無法可說的。《金剛經》中即謂:「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又云:「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萬象森羅,放光說法。

青青的翠竹,鬱鬱的黃花,都是佛在說法,無一處、無一物,不是佛在現身說法。 牛頭慧忠禪師(西元六八二--七六九年)主張「牆壁瓦礫」也是佛心,一切「無情」也能說法,並舉晉譯六十卷的《華嚴經‧普賢菩薩行品第三十一》有云:「剎說眾生說,三世一切說」為例。其實《阿彌陀經》的記載也很明顯:有眾鳥演說三十七道品,諸種樹木也都發出百千種之音樂聲,皆能使聞者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心中無物,心地光明,所見宇宙萬象,亦無一不是佛的法身。佛的肉身,有紫金色的光芒,每次說法之前,都會放光現瑞。若能親證佛的法身遍在,當然可以體會到萬千景物、一切現象,無一不在放光,無時不在說法。


彼彼證明,各各問答。

既能體會到宇宙萬象,皆在隨時隨處、放光說法,當然也不難親見每一個現象或每一項各別的事物,無一不在與其他各別的每一項事物之間,互相印證,並且都在運用無言之言,彼此問答。正像身居佛國淨土,所遇所見,不論有情無情,都是出塵的聖人,以及佛的化身,他們彼此之間不論有言無言,都是問答
論法的表現。

問答證明,恰恰相應。
照中失默,便見侵凌。


宇宙萬象,在凡夫所見,是有善惡、好壞、利害、美醜等不同的。風和日麗是
好,狂風暴雨是壞;物阜民豐是好,災變連年是壞。但從智者的默照心中,任其自然,物物相應,都是恰如其分,彼此並無衝突的矛盾可言。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前世種因現世結果,目前種因未來結果,甲有所動乙有所應,都是自作自受,恰到好處,故無可喜,亦無可懼,既無可怨,亦無可憂。

唯有默照同時,才是恰到好處。如果只有照的運作而無默的工夫,就會產生混亂的心理現象。若有照而無默,不是失去平靜和明淨,便會見到環境和自己的對立與矛盾,也會發現外境的一切現象之間,也是彼此相爭、相抗、相殘、相剋的。那便會引生煩惱而失卻智慧的功能了。

證明問答,相應恰恰。默中失照,渾成剩法。

這四句是為加強前面四句的表現,用相對的句型字義,表達默照之間的關係,是無法分割的。若缺其一或偏重偏輕其中之一,兩者都會失去其應有力量。 如果默而無照,即與枯木死灰相似,若非昏沈即是發呆,均非定慧等持的禪法


默照理圓,蓮開夢覺。


默照的工夫,成熟圓滿,便是悟入圓理,也即明心見性。智慧心和親證實悟的
見地開了,就好像清淨的蓮花開了,生死的迷夢也就醒了。佛法常以夢幻等形容生死的經驗,說明生死如夢,並非實境,只要明佛心見佛性,親睹自性無性的本來面目,便名為夢覺或夢醒。例如永嘉玄覺禪師的〈證道歌〉中,即有「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之句。

百川赴海,千峰向岳。


這是形容默照心境的豁達遼闊。「百川」是喻眾生根器雖有千差萬別,終究都
會成佛,「百川赴海」便失百川之味,如《法華經‧方便品》云:「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千峰」是喻眾生的無盡煩惱,「向岳」是喻默照心的全面統一。 在默與照齊頭並用的心境中,以百川及千峰的歷歷分明,來解釋照的功能,又以赴海及向岳的順流歸一,來形容默的力量。差別即與無差別的境界是相即相通的,百川奔馳,千水競流,同歸於海,千峰起伏,萬巒層疊,共歸一岳。都在說明默照的動靜互資,悲智雙照,妙用無邊。

 
如鵝擇乳,如蜂採花。


 
這是兩個比喻,以喻默照功熟的禪者,有鑑別取捨的能力。據《正法念處經》有一則關於鵝王的傳說:「水乳同置一器,鵝王飲之,但飲其乳汁,仍留其水。」另在《佛遺教經》有云:「如蜂採花,但取其味,不損色香。」此皆表示一位修行默照方法已經成功的禪者,已證無分別的理法,故也不再受到煩惱、分別、執著、捨不得又求不得的困擾,但他對於現實世界的倫理、法律、風俗,以及學佛者的儀律等,不唯不否定,而且更能把握分寸,恰如其分,適時適處,取其所當取,捨其所應捨。那就是「在什麼立場說什麼話,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鐘」。那是積極而又條理井然的修養工夫。

默照至得,輸我宗家。


若能專精於默照的工夫,便可親證最上乘法,名為「至得」,實即無得。《金
剛經》云:「若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即不與我受記。」這也跟《心經》的「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的義理相同。因為若於默照之中,尚存有所得有所證的自我中心及價值肯定,此人便未得真解脫。唯有先以默照方法破我執除身見,始能真得與三世諸佛同一鼻孔呼吸的經驗,然後才能轉大法輪,揚佛家風。

宗家默照,透頂透底。


曹洞宗的家風,便是禪宗的家風;禪宗的家風,便是佛祖的家風。佛法化世的
功能,即是悲智雙照,悲智的啟發,端賴止觀雙運的修持。 宏智正覺禪師倡導的默照禪法,究其內涵,即是止觀雙運。止觀在梵文是奢摩他(samatha)及毘婆舍那(vipansyana)兩字合譯為漢文,即有止觀、定慧、寂照、明靜的意思。那是大小三乘通用的禪觀方法。止觀兩字在中國則幾乎使人有被天臺宗獨佔的印象。而天臺宗的止觀,分有「小止觀」、「漸次止觀」、「不定止觀」、「圓頓止觀」的四種,圓頓修法的止觀法門,實與禪宗的頓悟法門相似相通,而禪修的入門方便,通常也以止觀最切實際。

《摩訶止
觀》卷一云:「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此與默照禪的「默默忘言,昭昭現前」極為類似。 宏智正覺禪師很明顯地是採納了止觀的基本方法,配合了曹洞禪的相互因依的
理論,新創「默照禪」的名稱。

「透頂透底」四字可有三義:1.默照禪是佛法中最上乘法,總收上、中、下的三種根器。2.默照禪能使禪修者徹悟諸法實相,一了百了。3.默照禪是上承諸
佛、下傳萬世的修行方法。

寰中天子,塞外將軍

緣觀禪師說能作主的就是自我,能隨時隨地指揮、掌控、管教你自己,那就是自我。多數人無法掌控自己的身心行為;白天身不由己,做夢時無能為力,要死要生更半點不由人。這就是作不了主。

可以作主的才是真的自我,比如什麼呢?──「寰中天子」,也就是擁有天下的皇帝,他發號施令,人人都得聽命於他。又如 「塞外將軍」,「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也可以作主。作得了主就是你自己,作不了主就不是你自己;但這究竟是不是真我?「真我」這兩字也不要用,否則 又成了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