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薩戒之精神與內涵:聖嚴法師~
*何謂菩薩
就是發了菩提心,願意修菩薩行,就叫做菩薩。 菩薩,是由於實踐了成佛之道而得名;成佛,是由於實踐了
菩薩,本來是出世而不離世的,為斷煩惱,所以要出世,為
如等

*如何行菩薩行
菩薩行是怎麼樣子行呢,需要從持戒開始。 作為一個菩薩,受持佛法,就要完全如法;受了佛戒,就要
為自己消煩惱、解決困擾的問題是智慧;為他人解決困難、
菩薩要以堅決的信心,才能畢竟成佛;要能博學內外各種知
*何為戒
意指行為、習慣、性格、道德與虔敬。廣義而言,凡善惡習
*持戒的目的
在哪一條戒上面持守的話,可由持守這一條戒而得解脫。若

*何謂菩薩戒
菩薩所受的戒,稱為菩薩戒。 要做菩薩,必須先受菩薩戒。 菩薩戒的可尊可貴,乃是由於涵蓋而又超勝了一切戒的緣故
菩薩戒是一切諸佛之能成佛的根本原因,也是菩薩之所以成
*菩薩戒的內容
法鼓山傳授的菩薩戒,以四弘誓願及三聚淨戒為基礎,三
*菩薩戒的功德:
在「梵網經」輕戒第四十一條中又稱菩薩戒為「千佛大戒」。意思是說:過去莊嚴劫中的千佛是由於受持菩薩戒而成佛,現在賢劫中的千佛,也是由於受持菩薩戒而成佛,未來星宿劫中的千佛,同樣是受持菩薩戒才能成佛。乃至推及過去三世三劫的千佛,未來三世三劫的千佛,過去無量三世三劫的千佛,未來無量三世三劫的千佛—總之,一切眾生,一切菩薩,一切諸佛,無一不是受持菩薩戒而得成佛。由此可知,菩薩戒的功能之大,是大得不可思議的了。
在正受菩薩戒之後,有「受衣」的儀式。在搭衣時,引禮法師帶領唱誦「善哉解脫服,缽吒禮懺衣,我今頂戴受,禮佛求懺悔」的詩偈。此階段,不論在什麼地方受菩薩戒的戒子,常會有種種的感動。或有人說:此時難掩內心的感動,又想起師父所說,菩薩道是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難捨能捨……。想這輕巧的菩薩衣,具如此的重責大任,不知不覺淚已流下。
在「梵網經」輕戒第四十一條中又稱菩薩戒為「千佛大戒」
在正受菩薩戒之後,有「受衣」的儀式。在搭衣時,引禮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