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陸法會瑜伽燄口壇果醒法師說法:主要目的,是要將施食
『外超渡惡鬼,內也要超渡惡鬼,超渡自己的散亂心、貪、
能所,是指『有能聽的你,有說法的我』,由於執著有我的
佛經上舉一個例子:從自己的左手,把自己的東西,交給自

一般人在任何時間,都會浮出種種想法,跟自己對話。對內
遇到自己討厭、折磨自己的人,第一個念頭就是想到他那討厭的嘴臉,別說要布施一個笑臉給他,就算只是夢裡想到他,都會氣到牙癢癢的。
我們都知道要布施給餓鬼,但卻沒有想要布施給家裡或周遭的惡鬼。法師開示『心中的媽媽不是媽媽』,要用禪修的方法,觀察到當影像、感覺出現時,要覺知的反問自己『這個是真正的我嗎(這是我媽媽嗎)』?
當清楚知道這個感受也不是自己、不是真的媽媽的話,那麼痛的接受範圍會擴大。真正的『媽媽』,是一顆無形無相的心。法師比喻黃金可以做成很多東西,但是本質是一樣的,外相有無量多種,但本性只有一種。情緒與影像連結在一起,就容易把假相當成真相。
然而真正的相,是無相、不生不滅的。世間所產生的相,是原本無形無相的心,因為『有能所』,所以產生種種相。佛陀曾說『世間的人都具有佛性,只因分別執著,而蓋住了自己的佛性』。
法師說,觀音菩薩所修的『耳根圓通法門』,就是要我們學習心不要向外攀緣,別將自己的心停留在任一對象上。心應該要向太陽一樣普照,太陽並沒有只照某一個人,而是無所不照的。練習不停留在某個對象上,心就不會受限制,而能照見自己的本來面目了。『先想到一個會讓自己舒服的人』,把這個舒服的感覺記住,『然後影像換到這個討厭的人,但要清楚舒服的感覺要依然存在』。
看到美的東西,就想去擁有,合意的,就產生貪心,這是惡鬼;不合意的,就產生嗔心,這是修羅;貪心、嗔心與慈悲交雜,這就是人。只要有能所,就會產生喜歡或討厭。而眾生都是在修行惡鬼及修羅,當然不管怎麼修都無法得度。
喜歡與討厭,是因為心不平等,並且把對方當成人了。因為把對方當成一個對象,因此就著相了。當喜歡一個人的時候,想到他都會開心微笑,是因為自己正在跟內心的影像互動;而想到討厭的人,所起的嗔恨心,也是自己在跟自己記憶連結。這完全是因為把對方,當成對象了,栽在這個相裡頭了。
我們都知道要布施給餓鬼,但卻沒有想要布施給家裡或周遭
當清楚知道這個感受也不是自己、不是真的媽媽的話,那麼痛的接受範圍會擴大。真正的『媽媽』,是一顆無形無相的心。法師比喻黃金可以做成很多東西,但是本質是一樣的,外相有無量多種,但本性只有一種。情緒與影像連結在一起,就容易把假相當成真相。
然而真正的相,是無相、不生不滅的。世間所產生的相,是原本無形無相的心,因為『有能所』,所以產生種種相。佛陀曾說『世間的人都具有佛性,只因分別執著,而蓋住了自己的佛性』。
法師說,觀音菩薩所修的『耳根圓通法門』,就是要我們學習心不要向外攀緣,別將自己的心停留在任一對象上。心應該要向太陽一樣普照,太陽並沒有只照某一個人,而是無所不照的。練習不停留在某個對象上,心就不會受限制,而能照見自己的本來面目了。『先想到一個會讓自己舒服的人』,把這個舒服的感覺
看到美的東西,就想去擁有,合意的,就產生貪心,這是惡
喜歡與討厭,是因為心不平等,並且把對方當成人了。因為

法師說:看到『法師』在講經說法,就是煩惱的開始。聽到
修行,有很多層次;在消極的修行上,是減少貪嗔癡;在積
1.想著對方和我接觸,會得到什麼樣的好處(去除嗔心)
2.要有『調整的人不是我,被幫助的人不是對方』觀念,
舉例來說,如果有平等的心,不管法師講得多好或講的多爛

若想要體認無我,那就必須要觀想。方法很多,除了聽法,還有默照跟話頭。默照的方法,就是要先放鬆身心、體驗呼吸、心不停留在任何一對象上。
聖嚴師父很有智慧,進入三門,就是要我們放鬆身心來體驗境教;到了二樓簡介館,就是要開始體驗呼吸;三樓祈願殿是要學習『入流亡所』,心不停留在對象上;到了六樓大殿,才能照見本來面目。
聖嚴師父很有智慧,進入三門,就是要我們放鬆身心來體驗

什麼是本來面目?聽到法師講法的那顆心,本來就是本來面
所以,真正的超渡,是要先超渡心中的惡鬼;再來要學習觀
最後,主法法師送給信眾修行的三個層次:
1.練習平等的心,好的不喜歡、壞的不討厭。
2.不要用記憶修理自己。
3.心中的媽媽不是媽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