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30日 星期三

浴佛節與母親節

                              
    
慶祝兩千六百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在印度降生,一時空中出現九條祥龍作禮圍繞,為佛吐水作浴,於是有此「浴佛節」由來。

佛誕生後,為這個世界帶來了慈悲與智慧的光明,而我們為了感念佛陀的教法,感恩我們有幸能聽聞佛法、接觸佛法、修學佛法,因此每年此時都會舉辦「浴佛節」活動。


母親節,是一個感恩的日子。父母是我們的身生父母,佛則是我們法身慧命的父母,有了佛的出世,我們才能獲得佛法的滋養,才知道凡夫只要修行也有成佛的可能。而用什麼來修行呢?便是此生父母給予我們的身命,讓我們有了修行的工具;如果不具此生身命,我們是無法學佛的。

因此,不論是浴佛節或母親節,在在都是感恩的日子;感恩母親給了我們今生的人身,感念佛陀給予你我智慧的法身,兩者都是佛教徒的根本父母。在這裡為普天下的父母祈禱,祝福他們每一位健康、平安、幸福、快樂。


五月份是一個溫馨、感恩的季節~祝福大家 ~佛誕節快樂、母親節快樂~

2014年4月28日 星期一

4/25-4/27 天南寺禪二學員心得

 
天南寺的精進禪二圓滿結業,共有125位學員, 有太多的感言一時說不完,在此感恩總護常學法師, 這三天來像老師般地帶領我們禪修課程也像大家長,給予時時叮嚀與關照,在禪堂上法師總是莊嚴,但也不失幽默地帶領禪修心法。
 
這三天的禪修體驗, 除了法師的開示,從早課八式動禪、瑜伽運動、經行、晚課,還有出坡,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禪堂內的快步經行, 法師要我們把握當下的這一刻,當作是人生的最後一刻 , 要我們使勁全力的跑, 把所有的煩惱都拋開掉,也流了一身的汗,因為前一晚沒睡好,讓原本頭痛的症狀也改善了許多。

體驗法鼓八式動禪「身在哪裡、心在哪裡、清楚放鬆、全身放鬆」,每一個動作,清清楚楚,就像時間的秒針一格格的移動,心專注在動作上,輕鬆體驗襌悅樂趣。 

法師讓學員們躺在禪堂的地板上大休息,讓我真正體會到完全放鬆的感覺,有趣的是在一片寧靜的禪堂裡,突然傳來一陣陣打鼾聲,當時真的很想笑出聲音,因為全程禁語,只好忍住,還真的是徹底的放鬆啊!

 

環山禪修步道經行石板路,第一次體驗光著腳丫,踏著由義工菩薩們辛苦地舖著,一塊塊重達22公斤,共1124塊的石板,經行前常學法師與大家分享一則,聖嚴師父的小故事,師父有一次去參訪梵諦岡,儘管身體不適,獨自走了800多個階梯,為了一覽羅馬全景,師父說:要安住當下的每一步, 把每ㄧ步都當成是人生的最後ㄧ步。
 
體驗戶外禪:法師叮嚀︰一次只走一步﹐腳步在哪裡﹐心就在哪裡﹔看到的只是看到﹐聽到的只是聽到﹐不給名字﹐不給比較﹐不給形容…。經行時當下感受著,微風的親撫,陽光的溫度,懷著感恩的心,踏著每ㄧ塊的石板,看見自己,看見天地,看見眾生,體驗大自然的戶外禪,貼近自然,傾聽自然,更懂得愛護自然,真的是安住當下,感恩大地的包容。(文/ 廖明璇~圖/許梅熟)
 

2014年4月20日 星期日

五句真心的生活「禪定」



◎活在當下的「禪定」:如果把生命的每一天,每一次呼吸,都看待為正在雕琢的藝術品,那將是怎樣的生命形態?把自己想成一件未完成的藝術,每一天裡的每一秒鐘,一件偉大的藝術創作隨著一次次的吐納而逐漸成形。

為什麼要活在當下? 簡單的說,如果我們能夠去體驗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真正的滿足就在當下。而不是渺茫不可知的未來。我們看到很多人,該做的事,該度的假,該和家人共遊的承諾,一再跳票:等連假再說,等升遷再說,等發財再說,等退休再說,等心情好的時候再說。再說再說。 好不容易盼到了,腦子卻一片空白,匆匆來,匆匆去,又一次失落與懊悔。

想做、該做的事這麼多,何不趁現在?禪宗講修行,就是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就這麼簡單?只要做好當下要做的事,體會當下的感覺,用心去活,這就對了。 在英文裡,present有兩個意思,一是禮物,一是現在。「現在」,就是上天賜與的禮物。與所親愛的人共處。 活在當下的「生活禪」,當下生活的「禪定」功夫就在當下。

◎沉著從容的「禪定」:「德性以收斂沉著為第一,收斂沉著中,又以精明平易為最要緊。」可見,收斂沉著的人,怕含糊,怕深險。有道是「智者不愚,不足為智;愚者不詐,不足為愚。」可以推理出來人性的智與愚之分,智者的敦厚就是一種收斂沉著之氣,看似愚笨卻胸有成竹,凡事思維著重在「精思入神」的功夫上,對於繁瑣無趣的事情,了無窒礙,所以看似樸拙,卻有絃外之音。

◎良師益友的「禪定」:良師益友的鼓勵牽引,在人生的道路上才不會孤單,當你有成就時也會第一個找他分享的,他就是你的「良師」,他就是你的「知己」。

「知己」的朋友難遇,「真心」的朋友難求,一生中很難碰到幾回,正如同人的一生一般,生命一去不再回,希望怎樣的人生舞台,自己與「良師益友」的相知相惜,有很大的關聯性。 有了「良師益友」的激勵,才能定心定力,把精神全力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自然而然就有「禪定」的能力囉!

◎閱讀思考的「禪定」:只有透過閱讀思考的沉澱功夫,讓身心靈定下來,從中了悟「禪定」的意境,透過閱讀思考,置身在無遠弗屆的想像時空中,是「禪定」後的「空靈」,是「禪定」後的清心菩提,端賴藉由閱讀思考的「禪定」領悟。

◎ 貴人提攜的 「禪定」:在工作環境中,會有貴人提攜,其實,貴人就在身邊,善用它的智慧與力量,為自己創造一個極佳的未來。

生命中的貴人很多,貴人無處不在,貴人可以讓你我定下心來,人每段人生的過程,一定要尋找值得倚靠的貴人,因為她有讓你我定下來的魅力,其實,「貴人就在你身邊」。

天南油桐花之美


           看透花花世界~天南油桐花之美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看透花花世界的變幻莫測,享受花花世界的繽紛色彩!當一朵花映入眼裡,你看到了什麼?一位真正的禪者,擁有比一般人更敏銳的觸角、更犀利的觀察力,能輕易遁入內心的各個角落,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芸芸眾生的悲歡離合看得清清楚楚。


每年四、五月春夏之交,在三峽天南寺可以欣賞到「五月雪」之稱的油桐花,盛開時宛如白雲朵朵,一束一束的就像新娘捧花,那般的純潔美麗,飄落在地上的油桐花宛似雪景,真美啊 ! 置身其間,舉目四望,在青靄群山間有如白雪星羅密佈的油桐花,一朵朵白晰的油桐花就在頭頂上,微風輕拂穿林,花朵翩然飄落;踏在滿山遍野綠意盎然,佈滿油桐花的禪修步道,白色的花飄在石階,像是一個個跳躍輕舞林間的白色精靈,落入凡塵為我們獻舞,心坎不禁隱隱浮現,幸福就像油洞花落下時,一樣飄飄然地在身旁綻放。
 
     

整樹覆滿白花的是雄株可達百朵以上,雄花的中心只有花絲相連的雄蕊,它是不完全花,因為它只有雄蕊沒有雌蕊,開雌花的雌株的開花量較少,一個枝條一般不會超過十朵,所以落下的多是多情的雄蕊。有的時候雌花開在一棵樹的上半部,雄花則開在下半部,形成雌雄同株! 通常桐花都是五片花瓣,花瓣白色,被風吹下來的時候很像在下雪,所以說「四月油桐花開五月雪」! 油桐的雌花開後,花瓣會一片片逐漸脫落,留下雌蕊,雌花凋謝後,受孕的雌蕊逐漸發育為果實。

    只要仔細觀察花朵飄落狀況,就可以分辨出是雄花或雌花,花朵以旋轉姿態飄落,有紅色花蕊的是雄花,而直接飄落,有白色花蕊的則為雌花。
 

上山賞花,無聲說法,藉花練心,涵養性情,充滿禪悅。藉由花開花落體驗禪修、身體在做什麼,心就在做什麼,身心一致,心不受外在環境影響;保持安定,身心輕安自在。
 
    
 
    花朵從綻放到凋零的過程,可以進一步察覺到我們生命的生與滅,印證了佛陀所說的無常,這才是花朵所要傳達給我們最重要的訊息。  (/:許梅熟)

2014年4月19日 星期六

禪的世界



《聖嚴法師108自在語》:「用感恩的心、用報恩的心,來做服務的工作,便不會感到倦帶與疲累」、「若希望人際關係相處得好,就要把心量放大,多接納人,多包容人」。

人要宏觀,大處著眼;活在當下,小處著手; 時時感恩,樂觀進取;胸懷正念,心想事成。


心中不受任何妄念所干擾,不想過去,不想未來,也不想現在發生些什麼事, 只是很清楚地知道在做著什麼。在這樣的情況下,煩惱越來越少,情緒不會再波動。《禪的世界》

心靈環保5S



「心靈環保」:就是「5S」:Smile微笑、Simple簡單、Slow放慢、Self-confidence自信、Share分享,這些都是從心發出的力量。

從微笑做起,時時感恩,樂觀進取;簡單,禪修一向強調簡單,也愈來愈多人嚮往簡單的生活;放慢,將速度放慢下來,才能欣賞更多的美好;自信是對自己肯定,胸懷正念,心想事成;而與人分享才能獲得真正與最大的快樂,這才是「圓融」的處世之道。

2014年4月13日 星期日

朝山與浴佛



我今灌沐諸如來, 淨智莊嚴功德海 ,五濁眾生離塵垢 ,同證如來淨法身。

1.步步高昇-從山下拜到山上,越拜越高。

2.裡外兼修-從山外拜到殿內,表示平時除注重心外,也注重心內。

3.廣結善緣-從一人拜到萬人,表示越聚越多,越多越有。

4.法喜充滿-從貢高拜到恭敬,越恭敬越有佛法,越有佛法越會有快樂。

拜佛不僅有諸佛菩薩、謢法龍天為我們加持,過去有多少人在朝山時都有奇異,故我們不一定要到心外去找靈感,每一人的內在都有奇異的靈感,我們在朝山禮佛時
 
可以拜出我們的健康來。

可以拜出我們心地的光明來。

可以拜出我們心裡的清淨來。

可以拜出我們人生昇華的境界來。

禮佛雖是拜在地下,但人格尊嚴從這禮拜中更昇華,拜是與佛菩薩交流往來,與佛接心,讓我們大家心中都有佛。佛拜在我們心中,眼所看到的世間,那一樣東西不是佛;心中有佛,耳所聽到的車聲、人聲,那一樣不是如來說法的音聲?這一拜心中有佛,自己的行住坐臥,那一樣不是如佛的莊嚴威嚴。在朝山拜佛的修行中,要將自己的歡喜、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清淨、自己的健康、自己的財富都拜出來。
 
所以朝山的本意在朝見諸佛,而禮拜諸佛更是要用一種虔敬、清淨的心來朝見。
 
                            

2014年4月12日 星期六

出離心



若沒有以出離心作基礎,那便是戀世的心、貪著的心,或者是含藏慢心、狂心的一種英雄主義。所以,沒有出離之念,就不能稱作是菩提心。

有了出離心,才會死心塌地好好用功,為佛法作干城,不貪戀世間所有,只以清淨的佛法作依歸。

已經有家有業不太可能出家的人,仍然要有出離心,才不會受到世間人事的誘惑和影響而煩惱不已。有出離心,才能了知苦空無常,並且體驗到世界是苦空無常的。

許多人誤解,以為有出離心就是不要世間、不要父母、不要兒女……通通都不要了,那叫逃避現實。出離並不是厭離、不是逃避。若父母健在而不盡子女的責任,這就不對。

釋迦世尊出家時,父母有人奉養,生活無虞。六祖惠能大師當初要去求法,也是先安頓好了老母。所以在家也好、出家也好,發出離心,並不表示不負責任。出離是不佔有,權利可以不要,責任一定要負。父母遺產可以不要,父母若無人奉養,托缽也要奉養。(摘自《禪的體驗‧禪的開示》)

2014年4月11日 星期五

帶著微笑出門



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太陽型的人,一種是月亮型的人。太陽型的人就如同太陽般散發溫暖的光芒,只要在他身旁的人,都可以感受到滿滿的光明與快樂;月亮型的人,就跟月亮一樣,本身是冷冰冰的,要借靠太陽的光亮才能得到溫暖。

我們要勉勵自己做個太陽型的人,能散發光與熱,給周遭的朋友親人帶來正向的影響。如果每個人都是一個小太陽,一串光亮,我們的世界便會充滿了光明、希望與歡樂。

或許東方人比較含蓄保守,不太輕易在陌生人面前展露笑容,但其實這一點都不難,當你開展心胸,你的能量自然能與對方交流,形成一股和善的網絡,釋出善意的同時,對方馬上便能接收到,也會給你正面的回應。多做幾次,臉上的笑容會愈來愈自然,就像反射動作,讓身旁的人都感染那份歡快的氣息。

即使沒有什麼事情值得開心,請帶著微笑出門,用心去尋找今天會有什麼新奇的事物,會遇見什麼樣好玩的人,會有什麼讓人驚喜的東西。每個人背後都有一成串故事,當你開放胸懷微笑面對,會發現身邊善良快樂的人遠比你所想像的還要多上許多。



 

2014年4月10日 星期四

佛心眾生心



◎ 佛教的人生方向,是以因果觀必須盡責任,以因緣觀必須盡義務。唯有提昇自我才能改善現況、準備未來;唯有放下自私才能照顧自己、關懷他人。

自利利他的人生價值,便是法鼓山的理念。以提昇人的品質來淨化人心;以建設人間淨土來淨化社會。 ﹝人生月刊125P054﹞



◎「解鈴還須繫鈴人」是告訴我們:自己的債自己還,自己的煩惱自己化解。如果了解這一層,心中會很坦然,不須依賴他人、權勢或環境,獨力承當的氣魄自然會出現。能獨力承當的話,這個人已得解脫。﹝聖嚴說禪P153﹞

◎ 遇到煩惱,要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法鼓雜誌082P00l﹞

◎ 我們應以什麼態度來面對我們的命運?

不論什麼要發生的事,就讓它們發生;我們不必對未發生的事過分憂慮,但卻應該未雨綢繆。假如它們是有益的,嘗試使它們發生;假如它們是無益的,嘗試使它們不發生。如果你生病,除了找醫生治療外,你還能做什麼?


如果你沒有生病,你嘗試使自己健康,但你不須擔憂你可能會生病。假如你生病,不必訴苦,也不必與其他人作比較。假如你採用這樣的態度於日常生活中,你會更加快樂。﹝佛心眾生心P115﹞


 
◎ 不能做的事,不要動妄念。能做的事,應該建立自信心,勇往直前地做去了。同時要考慮到那件事的本身,是否值得去做,是否有去做的必要,也當聽聽他人的忠告。 ﹝佛教入門P201﹞

◎ 心中要常常保持沒有事,也就是腦子裡頭沒有憂鬱、不滿意的事。﹝法鼓山的方向P106﹞

◎ 一個登山人,只要方向無誤,路線正確,就不要老是瞻前顧後。注意腳下踩穩腳步,一步一步往前走,不要計算何時到達山頂,也不要時刻衡量離開山頂有多遠,唯有不斷努力,才是最實際的。﹝聖嚴說禪P053﹞




2014年4月7日 星期一

第3選擇解決人生難題



人生充滿難解、看似無解的問題。於是我們失望、決定放棄,或勉強接受一些最終還是會讓自己覺得很糟的妥協。

面對任何問題,大家慣用的第1選擇就是照「我」的方式,第2選擇就是照「你」的方式來進行。

衝突點往往就在於,到底是你的選項比較好,還是我的。因此,不論選擇哪一方,都會有人覺得受傷或犧牲。這時不妨考慮第3選擇:超越你的或我的方式,設法找到更高明、更好的方法,讓雙方都能從衝突中找到一條出路,稱之為「第3選擇」(The 3rd Alternative),而這正是解決人類所有問題的鑰匙。

生命不是網球賽,只能有一方贏球。當雙方都贏、能夠共同創造出一種新局面,讓彼此都感到滿意時,絕對更令人快樂


2014年4月5日 星期六

信念決定生命的高度



信念決定生命的高度,高度決定生命的寬度。在高空中,飛行的高度越高,視野就越寬廣。同樣的道理,生命的視界越高、思想越積極,世界就越寬闊;心量越大,成就越大。用什麼目光看世界,世界就回報什麼。

不起漣漪的水,是一灘死水;沒有高度的人生,是平庸的人生。叔本華說:人生過程的景觀一直在變化,向前跨進,就看到與初始不同的景觀;再上前去,又是另一番新的氣候

偉人所達到並保持著的高處,並不是一飛就到的,是一步步艱辛地向上攀爬的。而之所以要如此歷盡艱辛地步步攀高,就是為了要獲得更寬闊的人生風景與心境體驗、要在有限中活出無限可能。

人之所以能,是因為相信能;人之所以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來看人生,是因為要拓展心靈的視野、活出生命的侷限性,讓自己的思維不過度狹隘,遇事能用宏觀的角度來思考,進而活出生命的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