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31日 星期日

512萬人禪修



512萬人禪修--以禪心過好生活
活動日期:2013/5/12(日) 08:30~11:15
活動地點:
第一現場 — 台北市政府前廣場
第二現場 — 國父紀念館前廣場
活動內容:萬人禪修‧浴佛
報名與詳細訊息:
http://cfe.ddm.org.tw/page03.htm



3月31日法鼓山海山區都市經行活動,地點:新北市政府廣場,是為響應法鼓山512,在台北市政府廣場,舉辦的萬人禪修活動前熱身。請大家踴躍邀約親朋好友報名參加。『以禪心過好生活』,『以禪行關懷世界』。~圖:黃舜麟~

http://www.ddm.org.tw/news_in.aspx?siteid&ver&usid&mode&mnuid=1222&modid=5&nid=2200&noframe

天際無邊粉黛是佛山



法鼓山:紅顏燈籠排掛猶似法,映水對影影雙吉事鼓,天際無邊粉黛是佛山。~摘自:游木標~


能夠放下的人,是有智慧的人,是自在的人,是解脫的人。

放得下的人,首先應放下自己,其次放下周遭所有的一切。所謂“放下”並不是沒有自己,而是指沒有對抗心,沒有捨不得之心。我們是雙手空空地降臨人間,死時又能帶走什麼?又有什麼東西“放不下”?

隨時隨處對任何事物無絲毫牽掛或捨不得,能如此,才談得上是自在,是解脫。



能夠提得起的人是有慈悲的人,是負責的人,是奉獻的人。

所謂“肩承擔”是擔起責任,我們不能將自己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放棄。我們的權利及自我中心可以“放下”,但是責任和義務一定要“提起”,這樣就佛法而言,才是慈悲。




能夠放得下,是為了要提得起。放下自我,而奉獻出自己;放下私利,而成就社會大眾。提起之後必須放下,才會隨順因緣,舒卷自如,能大能小,自由自在。

幸福人生要有三Q



聖嚴法師法語:心靈環保即是淨化自我的心靈環境,從價值觀及認知的改變做起, 建立自利利人的價值觀,人人皆以健、平安、快樂的身心,照顧自己與週遭的人、 事、物。

好願在人間:所謂的「好願」,就是存好心、做好事、說好話。許好願,不但可使自己的因緣轉變,更能使整個社會環境跟著好轉。

我們的心很容易隨環境轉,但是一位有智慧、有慈悲的人,則能夠做到「境隨心轉」。

我們許好願,就是要使我們的心轉;心轉,外在的環境也會隨著轉,所以會轉好運。

小小的好做得多了,就會變成一個大大的好。如果我們少數人做好事,進一步影響其他多數人都來做好事,我們這個世界的人,都會是做好事的好人,如此,我們的世界就是人間淨土了!


 
幸福人生要有「三Q」:「IQ」學習能力、「EQ」情緒管理能力,以及「MQ」 道德的品質,後者即幫助人、利益人、關懷人。

 
 

2013年3月30日 星期六

保持一顆平常心

 
保持一顆平常心:任何事都有一個度,任何事都不要做得太絕,這就要求有一顆平常心。人生本來就是平常,平常人才是正常的人,而只有正常的人才能擁有一顆平常的心。所謂的平常心不是佛教語,而是「寧靜致遠,淡泊明志」的另一種詮釋。

擁有一顆平常心:往往會有這樣一些人,他們總是覺得自己有過人之處,不同於常人。用一種政治術語來表述就是:脫離群眾,孤芳自賞。有時還可能導致思維紊亂,這在一些藝術上家身上已有印證。比如梵谷的自戕,王國維的自沉。前者被視為藝術的瘋子,後者對社會的文明進步難以接受,這都是因為他們沒有一顆平常心。

平常心是平常人才有的,自覺平常的人有很多優點,他們謙虛、好學、勤勞、樸素,是一種優秀的品格,一份博雅的情懷,一段智慧的人生。


 而如此美麗的心靈許多人都要在遭遇過挫折之後才能感悟。有平常心,對事物的發展變化,乃至人生際遇中的榮辱貧賤,便持有一份從容與坦然,蘇東坡說過:「‥‥煙雨任平生,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樣的人生態度,即是平常心。「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卷雲舒」更是一種超脫的平常心。

在佛家的眼裏,有平常心才可以修行。修行尤其戒浮躁,所以寺院尼庵有許多清規要「修」的,便是要求出家人有一顆平常心。

人們的就是要擁有一顆平常心。就是你要對現實生活中那些瑣碎、無聊、庸俗的功利得失不去做百種需索、千般計較而已。

平常心是不因為一次失敗而一蹶不振;不因為一次成功而忘乎所以;不因為金錢而斤斤計較;不因為權利而費盡心機。要知道一切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東西太多會增加我們的負擔,不如輕裝上陣且隨遇而安。

要做一個平凡的人,其實也不難,那就是擁有一顆平常心。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並非一定要成為偉人,一定要在史冊上留下芳名,一定要被後人景仰。

但平凡絕對不代表平庸,不代表遊手好閒,不是好吃懶做。王維詩雲: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平凡其實就是王維詩中的那朵芙蓉花。平凡應該是勤勞質樸,是熱愛生活,是淡泊名利。

2013年3月29日 星期五

大鴨游出大路,小鴨游出小路



心隨境轉----當這環境是苦,我們的心跟著是苦的,當環境是甘甜的,我們的心跟著甘甜,我們的心因為環境的改變而跟著改變,無法自主。

境隨心轉----當這環境是苦的,我們的心仍然能甘之如飴的去面對他,我們的心不因環境而跟改變,而能自主一切。

一般凡人通常都是心隨竟轉,而聖賢者能夠坦然自主的面對一切,不因環境的改變,而失去了自我。

聖嚴法師108自在語~平安人生

 

聖嚴法師108自在語(參)



聖嚴法師:「戲外看戲忘了戲, 夢中作夢不知夢」,「人生若夢,誰都會說,終生作夢,怎麼不醒,而做戲的人還知道戲有終止,一般人卻只能跟著哭、笑,向來只有禪修過的人,才能體悟生死一夢的道理」。

心安就有平安





聖嚴法師法語

                       


繼程法師字畫

聖嚴法師遺偈:無事忙中老,空裡有哭笑;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

 

夢幻空花六十七年,白鳥煙沒秋水天連

宏智正覺禪師遺偈:「夢幻空花六十七年,白鳥煙沒秋水天連」~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無求

2013年3月28日 星期四

聖嚴法師末後偈



讚 佛 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6G0ikHCKJ0&feature=share

聖嚴法師末後偈:「無事忙中老,空裡有哭笑,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

師父的無事忙中老,便是告訴大眾,也期勉大眾和他一樣~不為自己,只為他人,無私的付出,無私的奉獻!雖然忙,但心中沒任何煩惱及罣礙!心無所求~在無私的奉獻中!成就他人一直到這一期的生命圓滿!這就是所謂的~無事忙中老。

空裡有哭笑:而這又是另一個境界,其實!在這個修行的過程中,最究竟的就是體悟到空性,而將所有執著及煩惱通通放下!只是在這修行的過程中,難免都是有苦有樂!因為那就是修行的過程,因此師父說,空裡有哭笑,也是期勉大眾,不用著急,修行是極不得的!而我們眾生之所以被稱之為"有情"也正是因為我們有喜怒哀樂!這都是正常的現象!也都是修行必經的過程。

因此希望大家對修行有信心,因為師父他也不是一生下來,就體會到所有的萬境都是空的,無常的!他也曾和大家一樣~在這生命當中,常為外境而有哭有笑!而這些情緒~其實到頭來,也是無常的!也是空的。

所以期勉大眾,雖然他捨報,大家還是要繼續精進用功!依法不依人!因為雖然他捨報!但法身長存!大眾不必太過哀悽!




本來沒有我:心中沒有自我的、自私的、主觀的意識存在,對自己所擁有的,不論是權勢、名利、眷屬等等,雖然有、而不患得患失。

因為沒有「我」的執著,所以沒有「我的」煩惱。如無所執著,把自我中心、自我身心,全部放下,以平常心、過平常的生活。而能在什麼時候、就做什麼事,在什麼場合、就講什麼話,在什麼職位、就擔當什麼樣的責任。

生死皆可拋:如用般若智慧、來照見一切現象,身外之物、心外之物,全都是幻相。如不是事實,何必執著?若把生死看成兩極,就有煩惱出現了。對真正解脫的人,是既不怕生死、也不戀生死。

2013年3月27日 星期三

【專題講座】為何學習佛法-主講人:常遠法師~

學佛有甚麼好處?為什麼要學佛?常遠法師為您說分曉喔!
  • 請點入:
          http://youtu.be/ITPMnL6dxYs
  • 學道不用招術,成佛需要工夫,處處自修皆是功課,如此平易如此堅固。

 
                                             ~法鼓山百合花~

心靈安樂的秘訣



萬事萬物有開始,就會有結束,一切的變化,不外乎緣起緣滅。人的感情與緣分,也自然如此,不要因一時的聚散,而讓心情隨之起伏,若失去方向,會傷了自己也損了他人。

我們每天就像走在山路上,一邊是斷崖絕壁,掉下去命就沒了……。 知道哪裡有斷崖,不要靠近斷崖,就是行走山路的要訣。

而人生裡的山路斷崖就是「去想」、「去回憶」。只要一去想它、一回憶過往,就會從絕壁掉下去。所以,不隨意去想、不去回憶,就是心靈安樂的秘訣。

2013年3月26日 星期二

隨相而離相

 
人行道~作者:聖嚴法師著~第一篇~起心動念皆修行 - 隨相而離相: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在每一天的作息之中,一定會跟身邊的人事物發生互動關係。有了互動,就免不了生出各種喜怒哀樂的情緒;得意的時候,沾沾自喜; 失意的時候,就消沈頹喪,這是一般人的反應。

可是,如果我們有智慧,可以洞燭這些喜怒哀樂的來源,不過是一種粗糙的、表面的心理反應,我們的情緒,就不容 易被這些外在的現象所牽動。
    
佛法的智慧告訴我們,當在處理生活上各種大大小小的事件時,只要自問已盡力排除個人的好惡偏見,並且也已經盡一切努力,做最適當的選擇,就可以心安理得了。至於選擇之後的成敗得失,不必耿耿於懷,這就是所謂的「隨相而離相」。

  
我之所以特別強調「盡力排除個人的好惡偏見」,是因為一般人很容易以自己的立場、好惡,來對某件事下判斷;因此,不免在取捨、應對之間,引起許多煩惱。依自己的偏好和習性做判斷,往往是一股衝動,缺乏反觀自省的工夫,通常也顧不了是不是有後遺症,當然就後患無窮了。
    
因此,做事之前,先要求「盡人事」,就是隨相,也就是隨緣,已經盡了力,成敗在天,勝不驕,敗不餒;也不爭功諉過,那就是「離相」。

船過水無痕、鳥飛不留影,成敗得失都不會引起心情的波動,那就是自在解脫的大智慧。所以,隨相需要智慧,離相,也需要智慧。
    
不過,這個修養的境界,不是短時間之內可以達到的;一般平常的人,多半還是隨著外在的環境而悲喜交加。倘若能把隨相離相當作修養的目標,就可以時時拿來提醒自己。那麼,不論悲或喜,都不會太過沈溺,縱使跌倒了,也會趕快爬起來,不至於一蹶不振。



心魔與外魔



人行道~聖嚴法師著,第一篇 起心動念皆修行 - 心魔與外魔~心魔與外魔:所謂「心魔」,是指由內心升起恐懼、慌亂、邪惡的念頭;如果你不能駕御它,就會被它牽制,做出許多非理性、甚至傷天害理的事。

「外魔」則是由外而來, 有不知其所以然的力量,干擾或侵犯身心的安定。其實,心魔與外魔常常是相互呼應的。當一個人內心脆弱的時候,外魔就很容易趁虛而入;反之,倘若心中安定, 不憂不懼,外魔的力量再強大,也對你莫可奈何。

這就好比在路上遇到一隻追著你狂吠不止的惡犬,要是你害怕牠,想撿石子打牠,牠就吠得越加兇猛;要是你保持 鎮定,不去回應牠,牠咆哮了一會兒,自己覺得沒趣,就會悄悄地走開。

萬人禪修種子師資感恩發願文



如是我聞,一時聖嚴師父在娑婆世界,推動心靈環保20週年與八式動禪10週年。

爾時十方地區轄召、召委,不可說不可說八式動禪義工講師、輔導學長、禪坐會組長,皆來集會。讚嘆師父能將深奧佛法,讓眾生運用於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中。

是時,法師們含笑,感恩回讚,若無諸位,發無上菩薩心、發護持法鼓山的心、發推廣動禪的心、發弘揚佛法的心、發願做義工的心,即不能有此成就。

爾時師父盡形壽,現生命的身影,猶在眼前,殷勤付囑,勤勸成就的慈音,恍若在耳。

諸種子師資們,百人同心,齊發誓言:我從接觸法鼓山以來,蒙師父及他老人家的法接引,使獲不可思議利益。我願將得到中華禪法鼓宗的好,與眾生分享,使獲大力,唯願法師們,不以無人推廣為慮。

爾時,法師讚嘆種子師資們:善哉!善哉!吾助汝喜,若重心成就,513萬人禪修活動,必能成就圓滿。

是時,法鼓山禪堂,人人法喜充滿,信心堅定,一切眾會,合掌而退,為萬人禪修準備而去。

~~讚嘆一位女眾菩薩很有才華與創意喔!寫下此篇發願文,灰熊甘恩哩(非常感恩您)!

迎大家參加2013~512萬人禪修,共襄盛舉。以禪浴心,以心浴佛!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Dz2XfAhGGE&feature=share

2013年3月25日 星期一

點燈圓滿祈福法會 莊嚴功德海

                                 點燈圓滿祈福法會 莊嚴功德海


323日下午2點法鼓山天南寺,舉行點燈圓滿祈福法會,
祈願與佛相應,以慈悲和智慧的菩提心,常轉法輪。大眾
收攝身心,以虔誠、恭敬、歡喜的心來圓滿法會,殊勝功
德回向十方法界。
 
 
主法常乘法師開示說,大家非常有福報,今日祥雲來集,
齊聚一堂參加法會,為眾生為家人祈福,莊嚴道場,點亮
心燈,累積學佛資糧。殿堂莊嚴,在在處處均在說法,感
人的影片深深觸動大家內心深處。維那法師引領大眾持誦
大悲咒三遍,妙法蓮華經觀世音普門品、拜願、三皈依、
回向。



高聲持誦《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大眾至誠懇切懺悔拜願。

莊嚴、肅穆、安詳、柔和的佛號聲,大家放鬆身心,專注禮拜
十分攝心。接著唱誦《觀音菩薩偈》:觀音菩薩妙難酬,清靜莊
嚴累劫修,三十二應遍塵剎,百千萬劫化閻浮,瓶中甘露常年
洒,手內楊枝不計秋,千處祈求千處現,苦海常作度人舟,
南無普陀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整齊的梵唄聲,
觀世音菩薩聖號縈繞整個大殿。
 
 
 
 
《觀世音普門品》其中偈頌: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
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闇,
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
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燄。諍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
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
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
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
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祈福法會圓滿結束,大眾依序出場,法師與大眾結緣佛卡,
香積組也準備了美味可口的湯圓,信眾吃得滿心歡喜。
監香莊麗珠師姐感恩法師、所有義工們,包括法器組、
場佈組、接待組等不辭辛勞的付出,成就社會大眾,
法會莊嚴殊勝圓滿畫下句點,大家法喜充滿賦歸。
~~(文/許梅熟,圖/周泰銘)~~



2013年3月24日 星期日

參禪修道

 
法鼓山來迎觀音:參禪修道,除了開拓福德、智慧外,更要能長養慈悲心,而以禪心、悲心加上佛心來淨化心靈。

◎禪,是要我們自我肯定,肯定自心本無一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灑脫淡泊、自在無礙地,把自己的生命走出一片坦蕩晴空。

◎人生就是放不下,所以只好把執著、煩惱背在心上,流浪生死,無有休期。


 ◎如想找回一個真正的自己,請將自己身上每一點異己的成份剝除,使生命回歸於清純及空虛,讓歷盡折磨的精神,超越了世間的名利價值,得到真正的自在與超脫。

◎成功者,有贏取別人掌聲的決心,也要有給別人掌聲的雅量。

◎「戒」是做人的根本原則,可以修身,提起正念,培養身心,是一種心靈的提昇,讓人在自然歡喜中遵守。

◎如能體悟「緣起性空」的真理,就能了解到事物雖有千差萬別,當體即是「空」。於行、住、坐、臥中即能自在無礙,並由無盡的煩惱中得到解脫。

◎時間是實現理想最根本的資源,要好好把握與利用。

◎受戒,並不是桎梏,而是保護自己、穩定自己、增長智慧,進而圓滿生命的「地基」,圓融修行的「樑柱」,也是實踐佛法的「梯階」。真心、真意、真情、真愛 

◎「心」,是我們最險的敵人,也是最好的朋友,能將「心」跳出物慾的囹圄,再用佛法來莊嚴身心,那我們的人生道路,將會越走越踏實。

◎「因果觀」是肯定人生方向、上進及修行樂觀進取的真理。因此,我們應該正視因果法則,廣植善因,必能為此生或來世帶來「福慧」圓滿的人生。

◎「我執」是修行者的最大敵人,它能障礙智性、矇蔽真理。如果沒有透過克服我執的修持,你可能還是隨波飄盪在宿命的生死海中,做了「我執」的忠實奴隸,而與「大自在」絕緣。

修行就在紅塵中



「真正做自己」的內在生活修煉法~作者/張鴻玉(許添盛的學生)~修行就在紅塵中

什麼是修行?修行,就是在自己的身上下功夫。下什麼功夫?下覺察的功夫。覺察什麼?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為什麼要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一念一世界。我們用自己的念頭,創造出自己的世界。



●雖然我們看起來都是睜著眼睛、忙裡忙外的,好像在做著什麼,但我們都是一些在昏睡中過日子的人。因為,我們並沒有覺察到自己的起心動念,也沒有覺知到自己為什麼會做這個、做那個,所有的行動都來自無意識的自動操控。所以,眼睛是睜開著的,但並不代表我們的心靈是醒著的;除非心靈清醒,否則我們就不能算是一個真正清醒的人。

● 如果自己的意識不清不明,不能覺察到:在這個是間可以拯救自己的,唯有自己。那麼,就算你清心寡欲、持咒守戒,也只是壓抑自己,維持表面的和諧罷了。如此昏沉執迷,那只有再睡一會了。

●新時代的思想,著重在啟發人類的意識,新意識的覺醒,讓人類領悟到「思想與信念,創造了實相」。原來,每個人就是自己命運的創造者,每個人都被公平賦予了思考的能力。新意識,就是讓我們運用自己的思想、信念,去創造出自己所想要的一切。如果你想什麼,就可以得到什麼,最終,每個人都將體會到生命偉大的創造力,在自己的探索與體驗過程當中,圓滿自己的生命。




●你的信念究竟是什麼呢?你每日所思索想的,都是些什麼?如果你的每一個念頭,都將形成你自己的實相、變成未來的世界,你此刻還能不加緊「認識」自己的信念嗎?如果不覺知、不覺察,你又如何能洞悉自己的腦海正有著什麼樣的思緒?什麼樣的念頭正盤旋其中?

唯有「覺知、覺察」,才是生命的重點,一旦覺察到自己的信念有問題,才有轉變信念的機會,進而改變自己的命運。人類之所以頑固,難以放下過去的一切,是因為在觀念及概念上受到長期的制約和束縛;藉由觀念和概念的澄清,可使意識清楚自己的意圖與方向,做出正確的選擇,以掌握自己的命運。

●不管生命~~~中遭遇到什麼樣的事件,
每個問題的發生,都代表著自我成長所需要的契機;善用情境,才能改變自己,為有意識的覺醒,才能點亮心中的明燈,而只要有一絲光明存在,生命中的黑暗就會消失。

●生命如同一條河流,每個人必須親自涉水而行。水流平靜時,你可以悠遊自在地漂流著,而波濤洶湧之際,你也必須勇敢地奮力前進。藉著旅行在這條生命之流的每一個過程,你因此認識了自己、體驗了自己、創造了自己。

●生活即修行,但修行唯有在紅塵。生活在繁華鬧市、桃紅柳綠之中,卻能看出全是鏡花水月,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大自在也。~圖:周泰銘~

不必太在乎



有些不熟悉佛法的人,一聽到無常觀,說一切都是短暫的,便誤認為這個世界沒有什麼值得在乎的事。如果因此而變得懶惰、消極,什麼事都不想做,那就太悲哀了!面對瞬息萬變的世間,凡事隨時都在變化,很容易讓人產生不確定感。

佛法以因緣變化來看破人生的無常和無我,因為萬事萬物只要加進某一個因素,或減少某一個因素,整個現象就會轉變了,因此一切的人、事、物都只是短暫的現象。

 
 
所以不管是好的、壞的現象,都不必太在乎。如果太在乎的話,當狀況由好變壞時,就會產生痛苦。例如老、病、死這些現像,就是因為人們不能接受,所以才會痛苦。無常觀提醒人們不執著順境,因為隨時都有變化的可能。

※ 知道無常,提高警覺,未雨綢繆,是積極的人生態度。~~摘自《別怕人生變化球 》~ 圖:周泰銘~

2013年3月23日 星期六

「開悟」是什麼意思?

開悟≠得到神秘力量、神秘經驗

有人認為開悟是突然間茅塞頓開,或是發現從來沒有聽過、見過的道理,見解忽然寬大了,或是遇到特殊經驗而得到神祕力量、神祕經驗。這都是似是而非的觀念。
 
 
正佛法所說的開悟,不是神祕經驗、不是神通,也不是見到書上一、兩句話,就解決了問題,更不是聽到上帝、神、鬼對你說了一些話,因此得到感應;這些經驗都不是真正的開悟。
 
「悟」,佛經稱為無漏的智慧現前;世間所有的知識、學問、技巧、聰明,是有漏智慧;無漏智慧不是經驗也不是知識,而是無我的態度,也就是沒有自我中心和自我執著,這是開悟,就是般若。
 


開悟,是智慧現前、悟境現前。用方法時,將自己一層層的脫落,漸漸淡化自我中心的執著,這是漸悟。如果一下子就能放下,使自我的執著完全消失,對人、對世間以及自己的人生觀的看法完全改變,這是頓悟。
 
但是,要分辨清楚的是,有些人突然靈感一來,對世間、對環境、對自己的價值觀也會有所改變,然而價值觀的改變並不等於開悟,因為「我」還在。如果一切都有,只有自我中心沒有了,這才是真正的開悟,才是無漏的智慧。~圖:周泰銘~

http://blog.yam.com/chanfaq/article/14501625

2013年3月22日 星期五

‎快樂學佛人~海山班招生

【快樂學佛人】5月海山新開班 熱烈招生中
您想認識佛教嗎?您想接引親友學佛嗎?學佛第一課:「快樂學佛人」,是一個很好的入門課程。


 「快樂學佛人」系列課程,不分性別、種族,無論是不是佛教徒,在此邀請對佛教感到好奇、想要認識佛教、體驗佛法的您,一起來參加。課程多元豐富,以輕鬆、活潑的方式,帶領您踏上學佛之路,一同輕鬆自在過生活!

快樂學佛人~10213海山班開始報名了,請廣邀親朋好友踴躍報名喔!

 【日期】2013/5/19、5/26、6/2(週日)
【時間】09:00~16:30
【地點】海山辦事處(新北市板橋區三民路一段120號7樓)
 



生命是一座迷宮


                                                               
平凡人的生涯途程,都有起落浮沉。就算是一帆風順,也會因為一成不變讓人逐漸失去了熱情,人在不順利或失去了熱情的時候,常常會想:有沒有另一條路可以走,或者,有沒有另一條路之外的另一條路可以走?

其實路真的很多。生命是一座迷宮,每條路都有出口,但是你我可能要在長短不拘的時間,才能找到各自的出口,而每個出口會通向不同的風景,有的無限繽紛,有的萬般寂寥,不推開最後一扇門,不知道最後面臨的是怎麼的風景。
或許因為智慧可以外借,勇氣借不到,所以大部分的人都在迷宮中繞呀繞,不願繞出來。


所以我們都在既有的人生途程中猜測、思考,但是我們缺乏想像力,也缺乏整合的能力,於是我們一直想來想去,還是在原點。
                                               
原來我們有了種子,且匆匆種下,卻種在不是最適合的地方。盲目的「正向思考」會告訴你,只要埋下種子,就可以期待枝盛葉茂。但是需要勇氣才能承認的事實:要回顧人生中有的熱情時刻,思考生命的意義,才能把種子種在對的地方。

而我們都還在迷宮中忽忽轉悠。再怎麼倦,還是沒有勇氣推開那扇門。其實,只要回想初心,即是門開後一片枯寂寥落,我們的手中還有種子,想清楚,再找個地方種下去,有一天,總有一天,會迎來我們自己種下的枝盛葉茂。只要你選在正確的地方,用我們無盡的熱情。~摘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