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3日 星期五

回首來時路-常學篇


陳政峰/整理  

常學法師篇


常學法師篇:

問:法師目前在天南寺是領典座之執事,而歷來之祖師出自典座。歷來祖師大德的故事都很感人,能否請法師跟我們分享當初知道要領典座執事時的感想?

常學法師:當初聽到要領這個執事時,我愣了一下,有點詫異,為什麼會是我?第二個想法是,好像從來男眾部都沒有一個法師曾經接過典座執事,但是我想這是個很好的因緣,也是個學習的機會。至於會不會,能不能,行不行,那都已經在其次,那就發心承擔一下,有這種因緣對我來講,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成長的機會,也是個很好的福報,所以當下就答應承擔下來。

問:剛才在訪問監院法師時,常遠法師一再感恩你,剛來初到天南寺之時,法師們都是吃便當;能否請法師跟我們分享從吃便當,到上市場買菜做飯的過程?

常學法師:我記得很清楚,剛來天南寺之時,監院找的第一執事法師就是我。因為我原先在總本山是男眾發展院百丈室管理總務的,所以比較有這方面的經驗,所以我最先跟監院到天南寺作前期的銜接工作。記得來之時,百廢待舉,真的就像廢墟一樣,什麼都沒有。來的時候沒有水沒有電,我看到他們的工程進展的也不是很順利,因為有很多人事和工程上的問題。所以我還是比較冒昧的跟監院法師建議要提前進駐。不然,那些工程不知要延宕到什麼時候。有我們僧眾在場,工程會進行得比較順利,也希望龍天護法護佑。

       來之時,沒有水電,記得那段日子,施工單位還有一些收尾工程在進行,那時候又是夏天,風砂又很大,又沒有東西可以煮食。記得,到天南寺時,大寮的東西只有二樣,一個是電冰箱,另外一個是二手電鍋。那時的大眾法師非常刻苦耐勞,反正既然來了,總是有辦法去克服問題。我記得有十二天連續買便當回來,在用便當時,一面想著要如何照顧大眾的三餐飲食及如何運作。不過基本上因為沒有水電,所以拖了一段時間。一直到九月初,水才來,但水不能用,不能吃,當盥洗用都還有問題,因為連續半個月都有還濃厚的化學漂白藥水的味道。過了約十四天,我自己開始去買菜,當初對三峽不人生地不熟,還好有很多地區悅眾菩薩的指導和幫忙,並籌借器具,然後有菩薩陸續發心的上來,有一餐沒一餐的,才開始運作。

       剛開始,自己張羅去市場買菜,回來洗切煮,雖然自己的手藝沒有這方面的經驗,畢竟是自己煮出來的東西,比較衛生安全。後來,慢慢地區的悅眾菩薩來承接,雖然,其中也發生許多有趣的插曲,這也不足以外人道,這也畢竟是個過程,也是法師和菩薩間相互的適應和互動磨合期。慢慢的,大家互相熟稔之後,也開始對法務推展的狀況和建設逐漸熟悉,大家也安定了下來。

問:食輪不轉,法輪不動。齋堂在禪宗道場具有它的重要性,天南寺的齋堂功能如何,能否請法師跟我們介紹?

常學法師:寺院不管空間大小,我們還是依照叢林規矩,分東西二單,男女二眾嚴格的區隔,座位有一定的秩序和擺設。依最近之經驗,以平常過堂方式進行,齋堂可容納180人,這是極限。如果以過往的經驗,也有400人在此輪流過堂。如果擺設板凳塑膠椅的話,大概可以容納300人。

問:2月27日的落成使用大典即將來臨,我們非常好奇,也非常興奮的迎接它的來臨,但我們也非常擔心,如果那天來了近萬人,法師對於當天的民生問題,要如何安排?

常學法師:此項問題甚好,我們雖然有經過比較縝密的規劃,但是有一些因緣還是沒有辦法掌握,如果來訪的人數在預期之中,以我們的計劃應沒有問題;如果超過預期的人數,我們還是有一些周轉備案的規劃。

問:師父將天南寺定位為禪修中心,在訪問監院法師時,常遠法師對於天南寺日後的規劃曾作了詳盡的說明。法鼓山是個禪宗的道場,天南寺在啟用之後,日後運作的目標為何?法師有何期許?

常學法師:師父對天南寺的規劃和願景,已經說得很清楚,一個是禪修推廣,一個是教育訓練,同時,天南寺還兼具了一些寺院的功能。在禪修推廣方面,天南寺的設備可以彌補北部農禪寺和安和分院的不足,北四轄區對天南寺有很多的期待,這裡又是人口稠密的地區,法鼓山在這裡欠缺較具有規模的道場,而天南寺剛好可以彌補這一方面的不足。天南寺的條件雄厚,有龐大的地區悅眾資源和值得開發的密集人口,日後應有一番作為。

問:法師為典座師,在法師進駐初期,要負責買菜煮飯,請問法師於未出家前,或者在總本山時,是否有這種經驗?

常學法師:在未出家以前,在小家庭有類似的經驗;而在總本山出家時,只是課程的學習或者是在年節時幫忙的經驗;但是在天南寺則是要上市場,一方面要滿足大眾的食慾,同時並可接引菩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