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5日 星期四

天南記事:承先發願 啟後願行(一)

感恩政峰菩薩的發心,特別寫文章為
天南寺的歷史緣由做一總的介紹
在此將菩薩的文稿分成三次刊出


 
陳政峰/文

       車由北二高下土城交流道,沿省三號公路往三峽邁進。隨著蜿蜒的公路,眼前高樓鱗次櫛比,真的是滾滾入紅塵;景色或是山巒現前,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東坡的「題西林壁」在行程中都可入景。


      約於省三號公路21.1公里處,過橫榽橋,左轉入三峽鎮介壽路138巷,溪南山聳立在前側。溪南山又稱溪南尖,以位於橫溪之南而得名。溪南山海拔301公尺,山勢不高,但因山頂有兩個供測量用之三角點(一個為二等,編號1024,另一個為三等,編號976),視野廣曠,而為登山族所樂於攀登;溪南山雖非高山竣嶺,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昔日,天南寺因溪南山聞名,然日後之溪南山,則因有天南寺於此廣行禪修調心、教育關懷、慈善福利和淨化人心而得名。


        天南寺位於台北縣三峽鎮介壽路138巷168號,哦,是一路發耶!經過福安宮,跟土地公爺爺問個安,土地公爺爺則跟你打招呼,宮前福一付對聯:「福信可求信義為懷安四境 」、「德欽永立神庥廣被誦千秋」,左右前後對仗尚稱工穩。轉過頭,視野為之一亮,「天南寺」的山門就在眼前。


       傳統三門式的山門,也讓我們感受到慈悲、智慧和方便的解脫,也有人說三門也代表信、解、行。山門一側寫著:「民國七十五年季春」,那是邱春木老菩薩初發心起源的見證;另側寫著:「邱春木奉獻」,心裡不禁低吟著,好熟悉耶,我笑了起來,那不是我們法鼓山共識中的法鼓山精神嗎?對,「奉獻我們自己,成就社會大眾」。沒想到邱春木老菩薩克勤克儉,熱心公益的精神竟與法鼓山的精神相契合。


       過了天南寺原先所設的鐵門,不期然向右邊看了看邱春木老菩薩當年為開墾天南寺而居住的古宅。邱老菩薩(民國2年12月16日生,民國82年8 月25日歿)世居板橋,自幼溫良恭儉,刻苦自勵,憑藉著敏銳的眼光,勤奮勤儉,成就其一生事業;而邱春木老菩薩淡薄名利,樂善好施的義行,更散發著可貴的生命之光。


        邱春木老菩薩一個人從民國68年起,在溪南山之下,胼手胝足的為完成建廟初願而努力;從一片竹林中修築環山道路,在路與路之間整理出坡地,為的就是要建設教化人心有益社會的人間淨土。


        「爸爸在世的時候很節儉,他從板橋自帶便當坐公車到這邊,有時誤了餐,還是會回家吃飯;以爸爸當年的經濟環境,買車代步不是問題,但爸爸生前不買車,公車和火車是爸爸的交通工具,爸爸曾說,十輪的遠比四輪的安全划算。」今年元月24日,圓滿二日禪之後的邱仁賢菩薩在天南寺的會客室專訪中,娓娓道來。邱仁賢菩薩是邱春木老菩薩的次子,邱春木老菩薩在民國82年往生之後,在母親邱林玉釵的支持下,與其他十位兄弟姐妹承續著父親的大願心,無怨無悔的捐獻土地及建築善款,並為天南寺鳩工完成作不求回報的參與付出。


       初春的喜悅已跳躍在林間和草梢,而寧靜的禪悅也舖灑著眼前道路。「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年少輕狂時,歌詠陶淵明「飲酒詩」,未深解其意;日前,親臨台中東籬別院,而深得「采菊東籬下」意趣;今日,參訪天南寺,而得以「悠然見南山」;東籬別院為法鼓山台中道場,今日之天南寺則為北部禪修推廣和教育訓練中心,兩相對映,不禁吟哦了起來:「中有東籬別院,北有天南山寺」。


      「天之悠悠,北都之南。望之三峽,登小法鼓。」很美的對仗。 2003年3月,法行會黃平璋菩薩接引邱春木老菩薩次子邱仁賢菩薩與 師父見面,並陪同 師父到三峽看未興建前之天南寺空曠土地時, 師父直說有種熟悉的感覺。天南寺有群山環抱,呈現太師椅的形貌,晚間往下可以看到一座繁華的台北大學城;而施叔青菩薩在「枯木開花」一書中,描繪法鼓山總本山有千山來朝之勢,面對著金山平原,如太師椅般的安穩;而天南寺的座茖環境和氛圍和法鼓山總本山相似,所以 師父讚嘆天南寺為小法鼓山,名符其實也。


       天南寺之名是由邱春木老菩薩命名。「爸爸生前為何會取名天南寺呢?」在元月24日的專訪中,邱仁賢菩薩難掩對父親的孺慕之情,慢慢道來,「爸爸生前買了這塊地之後,是要做社會公益,原本計劃要作孤兒院或養老院,但因緣都不成熟;他老人家也想計劃蓋個醫院,爸爸本來想兒子中有人當醫生或者是女兒當醫生,或者女婿當醫生,都可以圓蓋醫院的夢,但事後都沒有圓夢。最後決定要蓋廟,至於寺廟的住持都已找好了,那是板橋一家寺院的住持,但事後又想到要管理一座寺院絕非我們的能力所及,所以決定要捐地。」坐在旁邊的同修黎明子菩薩專心的諦聽著,也補充了一句:「那時,爸爸跟我提到要蓋廟的時候,跟我說要仁賢幫他完成這個願。我跟爸爸說我們沒有能力去蓋廟,去管理廟。沒想到爸爸是開墾著一方福田要我們去努力耕耘。」


      「我記得爸爸生前有和我的伯父研究過對日後所建寺廟如何命名的問題,他們認為此地位於溪南山,而和此相對應的是天上的南天門,因而取名天南寺,這個取名的意思和 師父所說的是一樣的。」


        邱仁賢作了補充說明。在母親邱林玉釵的支持下,邱家十一位兄弟姐妹於民國92年4月13日,在農禪寺舉行建地和建設資金捐贈儀式。邱家在捐地時表示,希望能沿用「天南寺」之名,用以紀念邱春木老菩薩生前的遺志恩澤和菩提願心。



       師父對此不僅欣然接受,並同讚嘆佛經記載「南天門」是直通上天之門,而建妥後之天南寺必然是修行成佛道的最佳道場,並把天南寺定位是一座台北近郊的禪修中心,提供各種短中長期禪修活動使用,兼具禪修、教育、慈善和淨化人心的功能。

1 則留言:

Unknown 提到...

感恩邱菩薩家族的無私奉獻,讓大眾能得一清淨道場,啟發淨化人心之效,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