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7日 星期一

北四轄區悅眾禪二

天南寺3月4~6日舉行北四轄區悅眾禪二,5~6日總護常哲法師早上5:30帶領禪眾在選佛場前作八式動禪,體驗身在哪裡、心在那裡、清楚放鬆、全身放鬆。之後在禪堂拜佛、打坐,分享打坐在心理上有助於培養定力、專注目標和掌握自己,頭腦如何放空?
最期待的是戶外經行,經行的方法是右手握虛拳,左手手掌抱住右手,置於前腰之前。慢步經行時,每一步都盡量的慢,一腳跨出,先將腳尖著地,再慢慢將腳掌、腳跟放下,平常每跨一步,大約半個腳掌至三分之二腳掌的長度,也可視情況調整。經行時要清清楚楚的感覺每一步的跨出、著地及換腳的感覺,尤其要把注意力落定在腳尖、腳掌、腳跟著地的每一瞬間。打赤腳踩在草坪上體驗,與大地為伍,頭腦放空,專注在每一步,是否好好走路。
除了動作之外,經行時的調息、調心方法,均與打坐時相同。基本上從頭到腳,全身的每個部位,都要盡量完全的放鬆,頭頂天、收下顎、縮小腹、腰背挺直、眼睛微閉、自然的向下前方看,面帶喜悅的微笑。 腳雖是踩在草坪地上,因是腳尖先著地,重心在腳掌前端,因此感覺地是柔軟的,如是腳後跟先著地,便會感到地是硬的。當腳掌完全著地時,會感覺到地有一股吸引力,地就像一塊大磁石,把這只像一小塊鐵一樣的腳吸住,每一腳踩下去,均被穩穩地吸住,無論身體無何搖晃,都不會影響腳步。提起腳時則感覺仍有吸力,因此僅能慢慢移動抬起,再換另一腳踩下去,兩隻腳都應是很穩定的。 



一方面注意重心,一方面注意動作,注意動作的感覺從小腿到腳尖,每一個移動,都感覺得清清楚楚。此時聽不到四周的聲音,那跟自己無關;看不到周邊的景物,景物也跟自己無關。只是專心注意在兩腿兩腳的每一個動作。這是在鍛煉心的忍耐性、穩定性和意志力。  

立禪的姿勢,上半身與打坐相同,雙手自然下垂,雙手握虛拳,手指自然輕鬆彎曲,大拇指輕輕扣住食指和中指,不宜用力,此式是讓指尖之氣,能相互交流不外洩,但不要為了做好這個姿勢而變得緊張。兩腳打開與肩同寬,膝蓋微彎,把重心平均放在雙腳的腳掌上,不要把身體重心集中在腳跟上,其用意在於可讓我們的上半身較為舒緩不緊張,且重心較穩。此時除膝蓋、小腿及腳掌,需稍微用力之外,身體其他部分,盡量地放鬆。



分享師父對悅眾開示影片:師父希望大家把法鼓山的理念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介紹推廣給每一個人。當我們修學佛法開始信仰之後,要發菩提心,信、願、行,每天發四弘誓願,提起願心。修學佛法、弘揚佛法、護持佛法。師父一生苦學的經歷、在佛法修持上的成就,及以大悲願心開創法鼓山,推動「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期望大家一起推動,自利利人。 師父說明悅眾本來是僧眾職務的名稱,悅眾就是在於自己能知慚愧,有過當改,奉獻自己的心力,為他人做服務,更重要的是幫助大家都能學佛修行。

法鼓山的每一個人,都是敲響佛法的鼓手,而悅眾更是鼓手中的鼓手,所以,能護持、帶動別人學佛的人就是悅眾。悅眾更是以智慧、慈悲、恭敬心來奉獻自己,讓別人生歡喜心、獲得利益,因此,悅眾並非領導人指揮別人做事,更不是英雄、豪傑,而是讓大家歡喜共同一條心的做共同的事。 禪修首先要把握「放鬆身心」的原則,然後再求「放下身心」,要以禪修來安定自己的心,藉由佛法的轉變,人生觀也會改變,而能隨時回到無常觀、感受無我。


師父叮嚀大家:若能在日常生活中體驗佛法,縱使只是一個念頭與佛法的慈悲、智慧相應,當下所見者,即是人間淨土。若能念念與慈悲、智慧相應,即念念見到人間淨土;若人人皆能生活在佛法的慈悲與智慧中,則當下人人即生活在人間淨土。一念清淨,一念淨土。念念清淨,念念淨土。


三法印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1.諸行無常:從佛的角度來看,諸行是無常的。「行」主要指的是心理現象,心理現象不是永恆不變的,而是無常的,只是一點一點的在生滅而已。 2.諸法無我:諸法是包括所有一切的法,五蘊裡只有心法及色法,但色、心二法包涵了無限的法,也就是精神的與物質的。一切精神和物質的現象,全部都是無我,實際上就是空。 3.涅槃寂靜:能夠實證「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就能從煩惱的生滅而得寂滅,生滅滅已,是為寂滅。

師父教給各位一個呼吸的方法:吸氣時觀想非常的清涼舒暢,好像因為吸一口氣,把體內濁氣都排了出去;呼氣時把身體感受到的重量、負擔──身體的重量和頭腦的負擔,都隨著呼氣而排了出去。 練習把身體放鬆、頭腦放鬆、眼球放鬆,身體每一部位都放鬆,然後注意呼吸,感覺從鼻尖出入的呼吸很舒暢、很舒服。 把壓力、負擔全部呼出:吸氣時不要注意吸的氣到了那裡,只要想像吸進去的氣,把身體的每一個毛孔像窗子般打開,體內所有的廢氣全因吸氣換掉。
呼氣時則慢慢呼出,把身上所有的負擔、壓力、感覺,全部隨著呼氣而排得乾乾淨淨,就像把倉庫裡所有陳年霉貨,清理得乾乾淨淨。
然後漸漸覺得身體虛虛渺渺,不像是一個有阻礙東西,而是四通八達、舒舒暢暢,呼吸就像和煦的微風穿透身體一樣,非常溫柔明淨輕鬆。這時候因為身體沒有負擔,頭腦也沒有壓力,所以非常舒暢安定而喜悅,一種淡淡的、輕輕的喜悅。 再運用三個原則:觀──運用方法,照──知道正在運用方法,提──發覺到離開方法時,立即輕鬆地回到方法上。


行、住、坐、臥皆是禪,這2天中學到的經驗是,當快步經行時,不但要勤,且動得俐落;慢步經行時,不僅要慢,且慢如蝸牛。人生正是如此,順境來時如快步經行,痛快無比。逆境到時,卻彷如蝸牛爬行,漫漫長路無止盡。但無論順逆都不要忘了要如師父所說的:「腳踏實地,步步為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