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4日 星期二

把握人身好修行





聖嚴師父在用話頭的時候,並非一味地逼、一味地罵,例如師父當初問我:「天地在哪裡?」他不是用逼的,也不是用罵的,而我也不是喊啊、叫的。

所以話頭不是一定要很猛地問與答,有些人用話頭時會有比較大的反應,是因為憋太久,他在發洩,就會哭或笑,或是喊出來,不要以為這樣就開悟了,其實不是,他只是在發洩。還有些人是情緒壓抑太久,你逼他,逼到他沒有路,他就拚了。他的拚,不是要跟誰拚,他就是哭出來、喊出來,所以這也不是開悟,只是把情緒發洩掉而已。

坊間有些人用類似話頭的方法,以為把人逼一逼,讓他喊一喊、叫一叫,就開悟了。這樣開悟的人很多,不過是「誤」會的「誤」,就是我們講「大愚大誤」的「誤」。

所謂的「猛」,是往內的,它是很有力量的。所以當大疑情生起,在不斷往內的過程中,沒有任何的妄念擋得住它,直到最後把疑團打破,見到本來面目。虛雲老和尚開悟時,他沒有喊、沒有叫,他只是被熱水燙到手,打破了水杯,然後說:「虛空粉碎了。」他內心所體驗到的開悟,其過程好比整個虛空粉碎。

要把虛空炸掉,把現在所有的核子彈加起來,都做不到,這樣最多只是把地球炸毀而已,還無法把虛空粉碎,況且把地球炸毀了又如何,這樣只是一死;至於虛空粉碎的悟境,它的力量非常地深、非常地猛,這力量不是外在的,並且它能超越生死。

◎文:釋繼程(馬來西亞佛學院院長) 

◎摘自人生384期:認識六道──把握人身好修行

修行在個人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修行,修些什麼?又應該如何修?這個問題,恐怕不僅是剛開始接觸佛教者的疑惑,即使連已經學佛一段時日的人,都未必能有滿意的詮釋!

修行,就是在修正自己的身體、語言、行為的偏差,透過任何方法而達成這個目的,就是修行。『聞、思、修』,是三種方法和次第,亦即從佛法的聽聞,法義的思惟,加上身體力行的實修實證。

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說明了修行者重要的態度:師父或老師只能指點方法、門路,如果想要真正學到本領,還是要靠自己的體會和努力。

這包括透過定課培養細水長流的『恆常心』;日常的練習,培養一份對內心的『關照力』;如此使能增加『安定力』。有了這些點點滴滴的日常功課和練習,再加上定期參加共修,就能尋得一個修行上的路徑和契機,步步踩在悠然自在的菩提道上。


修行,來自日常點滴功夫:『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一句耳熟能詳的諺語,雖已明白點出了佛法的修行上,師父或老師只能指點方法、門路,如果想要真正學到本領,還是要靠自己的體會和努力。但如何修行?怎麼修?則要看個人的用心和方法。
『所謂修行,簡單的說,就是修正自己身體、語言、行為的偏差,通過任何方法而達成這個目的,就是修行。』聖嚴法師在《人行道》一書中明白指出。很多人認為『修行』是一件很高深的事,讓人有遙不可及的感覺。


事實上,佛教的修行,是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從內在的起心動念,到外在的言談舉止、行住坐臥,都能少一點得失心、傲慢心、自私心,多一點謙虛心、慈悲心、關懷心,這就是佛法的體驗,也就是在修行了。

我們要透過什麼方法來修正我們的身、口、意?佛教指出『聞、思、修』三種方法。亦即從佛法的聽聞、法義的思惟,加上身體力行的實修實證。

開啟解脫自在大門的鑰匙: 跟隨明師,是進入佛門,學習佛道的契機,然而,就如俗語所說的『個人吃飯個人飽』,也說明了修行是個人的體驗,完全無法假手於他人,佛教的修證功夫,是最符合獨立精神。

佛法修持的最終目標─消解所有的煩惱,是每個人追求的目標,如何達到此一目標,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可是,道路再多,方法再好,開啟這道解脫自在大門的鑰匙,還是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本文摘自《人生雜誌239期》~


2015年11月11日 星期三

楊紀梅菩薩的故事~有願力的人生


聖嚴師父在《放下的幸福》一書中寫道--「很多人都曾發願,願自己這一生之中能完成什麼。但是願是要去實踐,否則就會變成空願。不過自己發的願通常做起來會比較有動力,只要一開始動,你的願心就可以慢慢地完成。如果不發願的話,大概連自己要做什麼?往哪個方向?做到什麼程度?都不知道。」

曾擔任北四轄召、板橋土城區(今海山區)召委的楊紀梅,自皈依聖嚴師父至今,20多年來學佛、護法,進而勸募、布施,每個階段走來,彷彿都和她發下的願有關。她細數至今已完成的四個大願,笑說:「我這一生,好像是為了發願而來的。」

四個大願,願願相續

她侃侃說起這些年來圓滿的願,一切都緣起於她到農禪寺學打坐。民國76年,她和同修楊正雄戮力經營一家鐵板加工廠,因廠務、私務繁雜,亟需找一個靜心的方法。經朋友介紹,她來到了農禪寺,跟隨法師認真地練習──吸氣、吐氣、放鬆。她說,沒想到這麼簡單的打坐,效果卻出奇地好!她的感官變敏銳了,睡到半夜,居然聞到當時住家兼廠房旁大漢溪飄來的臭味。這鼻氣一通,促使她和同修趕緊覓地搬家。

地找到了,住家蓋好了。位於山腰的新家,空氣好得不得了!楊紀梅就動了個念頭,要將五樓的佛堂貢獻出來,做為她與同修和親朋好友共修的地方;繼而又想:如果還能請到法師來帶禪修,接引更多人,那不知該有多好?這個願一起,不可思議的因緣就來了。有天廖秘書和果鏡法師來訪,聽了她的願、也看了空間,覺得很適宜,便接續安排了五位法師在此開了五期的禪修課。她完成了第一個願。

法鼓山護法體系成立後,她立刻投入勸募行列,也開始擔任召委。她說:「法鼓山的建設是一種續佛慧命、自利利人的功德,如果我能從勸募中『先送佛法、再談護法』,讓更多人有機會知道佛法的好,那當然要趕快做。」當時,農禪寺空間不足,她看見師父為了培訓他們,得到處借地方辦成長營,深感不捨,遂起了提供住家三、四樓空間做為培訓處的念頭。此願一起,她意外賣出一塊地,有了裝潢費,三、四樓改裝後,連同五樓,正式成為「法鼓山土城教育中心」。她完成了第二個願。

之後,她勤跑地區、擔任轄召,也帶領地區悅眾成為「2002年心靈博覽會」承辦團隊之一。活動前,她發願要找很多人來參加活動,要讓更多人有機會親近法鼓山。她說:「心靈環保這麼好,應該讓更多人知道!這個活動從無到有,僧俗四眾同心同願,過程中充滿無盡的法喜。」活動盛況空前,她完成了第三個願。

而第四個願,是她如願從佛學班畢業。她說:「決定念佛學班的時候已經73歲了,我想,我能讀得下去嗎?後來我想到: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明師難遇,今已遇,法鼓山的佛法那麼好,當然要學。所以我就發願,不缺課、認真寫作業,終於讓我從佛學班畢業了。」

以成為榮董家庭為榮

至今,楊紀梅完成了人生的四個願,接下來呢?她說:「這個社會很需要心靈環保的人才,而法鼓山就是培育心靈環保人才的地方。從民國78年知道法鼓山要開始建設的時候,我和同修就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各認捐了一位榮董。這些年來,我的三個孩子和公司也以同樣方式成為榮董;目前,我的媳婦和孫子也都在累計中。我和我的家人,都以護持法鼓山為榮,這個人生大願,我們一家人一定會持續做下去。」

師父勸勉我們要發願、行願,只要發的是利益眾生的願,行的是菩薩道,自然就會產生不可思議的力量,有願必成!從楊紀梅菩薩身上,我們看到最好的印證!讓我們都來學習用無私奉獻的心發願、行願吧!

2015年11月9日 星期一

法鼓山海山辦事處頒發百年樹人獎助學金

  


                                               齊聚海山辦事處 歡喜頒發獎學金

法鼓山慈善基金會海山辦事處第27期百年樹人獎助學金頒發儀式,11月7日於海山辦事處舉行,主持人曾惠君菩薩向大家說明:百年樹人獎助學金源起~「百年樹人獎助學金」源自法鼓山「九二一災後人心重建十大專案」中的一個項目,由法緣會的菩薩於民國八十八年921震災後發起募款活動,為中部重建區的學生們籌募助學金,希望學生們不致因天然災害導致的家庭經濟危機而失學。




「百年樹人獎助學金」專案,除持續進行對受助學生及家庭關懷外,服務範圍擴至全省各處,透過認養方式,讓社會善心人士加入認養的行列,共同守護這群家境清寒或遭逢重大變故的孩子,能繼續順利上學、專心上課和同學共同學習。

對於受助學生的關懷,除了金錢補助,更應給予長期的關懷,並傳遞法鼓山的理念,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提倡全面教育,落實整體關懷,奉獻自己,成就他人的精神。




要常存感恩的心,多多幫助別人,並且讓同學感受社會大眾的關愛,未來自己有能力付出時,能夠回饋社會,將愛心傳承下去。




飲水思源頭,食果子拜樹頭,一個人能有所成功、有所成就、有所享受,都應常懷感謝那些曾給我們幫助、啟導與賞賜的人,籲請大家,踴躍上網法鼓山慈善基金會「線上填寫認養表」,讓更多人受惠。以認養制度深耕孩子未來,以心靈環保健全學子人格。

莊嚴的祈福法會淨化身心,在高亢的佛號聲中,揭開了今天的活動序幕。本次受獎者共有69位,包括國小組、國中組、高中組、大學組等。另外分享卡製作優良獎計有35位,小朋友們發揮創意,設計製作出別出心裁的名牌,讓人讚賞不已,感動萬分。

板橋、土城、樹林、三峽等地區,學子與家長、義工們等150人共同參與這個極具意義的活動,過程中活潑有趣,笑聲不斷,賓主盡歡。




魔術師蔡政峰菩薩的魔術表演,精湛的演出,逗得全場笑哈哈,最後拿出五彩繽紛的氣球發給每位小朋友,讓小朋友製作各式各樣的造型,玩得興高采烈,這個節目深受小朋友與家長們的喜愛與肯定。




活動圓滿之際,召委黃夙慧菩薩勉勵大家,回想大學組學生當年也是領獎學金,如今回來擔任小隊輔協助關懷,懂得感恩回饋,令人讚嘆不已;今後歡迎常回來海山辦事處參加各
項活
動,自我學習,福慧增長。典禮結束後,義工精心準備愛心海苔飯糰與眾結緣,大家法喜充滿賦歸。(文/圖:許梅熟)



2015年11月4日 星期三

海山辦事處同心同願菩薩行



海山歡喜迎信眾  弘法利生菩薩行

追溯二十多年前法鼓山於海山區成立共修處時,經歷數次搬遷,從新北市板橋區仁化街、埔墘國小、莊敬路到板新路,直到十三年前,孫菁鴻菩薩發心護持,提供三民路七樓道場讓大眾共修,多年來接引無數信眾親近法鼓山,舉辦各種佛學課程,發揮極大功能。

從事室內設計的彭永、洪珮棋夫妻檔菩薩,發心護持新道場,海山辦事處搬新家了!由原址七樓遷至十三樓,有了更大的空間,以及更高的視野。九月十三日舉辦落成灑淨祈福儀式,來自各地約二百三十位護持信眾,共同為新道場祈福,莊嚴肅穆的梵唄聲不絕於耳,象徵海山辦事處的未來,定能為大眾帶來如甘露般清涼的法益。


大門入口處法鼓山 海山辦事處,映入眼簾,非常醒目,大片的玻璃門上鑲有大悲咒,呈條狀排列,別出新裁的設計。大殿內莊嚴的三寶佛像,暖色系的木質地板,優雅的會客室,牆壁掛著聖嚴師父的法相及書法菩薩行,回到如來家,備感親切,可容納兩百多人共修的開放空間,身心感受無比放鬆。


海山地區範圍很廣,從板橋、土城、樹林到三峽,勸募會員不斷增加,勸募人數、金額曾經排名第一,義工眾多,香積組、接引組、慰訪組、助念組、環保組、景觀組等組織相當完整,在總本山、天南寺、農禪寺等地出坡,經常可見義工身影,大家一起廣種福田, 修福修慧,體驗禪悅境教,理念的實踐,耕耘智慧慈悲的大福田。


板橋、土城、樹林、三峽各地區,不定期舉辦各種活動,快樂學佛人、常青班、福田班、聖嚴書院佛學班、佛一,禪一、初級禪訓班、輕鬆學禪班、兒童夏令營、戶外禪,佛化聯合祝壽....等,體驗各種禪修活動,推廣法鼓山的理念,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

近期舉辦三次的佛一,每次參與信眾100多位,凝聚來自各地的願力,聲聲佛號,共同發起謙下尊上、自利利他的大願,提起成就佛道的精進心。


現任召委黃夙慧菩薩表示,非常感恩歷年來的召委與悅眾義工,由於大家共同努力成就因緣,敦親睦鄰,方能覓得莊嚴的共修處,接引許多街坊鄰居親戚朋友來學佛,未來將可提供更多的服務和更好的學習環境,共修、文化、教育等多元化之心靈環保課程。


歡迎各地區菩薩參訪,祈願更多人親近法鼓山參加各項活動,能以佛法的鼓聲,像暮鼓晨鐘般的振聾發聵,使聽不進佛法的人也能聽得懂,使從未見過佛教的人也能看得見,祈禱人人都能夠得到佛、法、僧三寶的利益,都能沐浴在慈悲與智慧的光明之中。(:許梅熟)
  
海山辦事處: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三民路112613
電話:(028951-3341
網址 :

開放時間 : 星期一至五,上午8:30至下午4



2015年11月2日 星期一

師父開示三句法語



在法鼓文理學院的教室,觀看師父的影片為我們上課,師父開示三句法語:佛法用在自己身上(智慧),佛法分享給別人(慈悲),鍥而不捨(菩提心)。

2015 法鼓山全球信眾大會發願



我是眾生之中的觀音菩薩,眾生是我心中的觀音菩薩。聖嚴

師父(法鼓山創辦人)

2015 法鼓山全球信眾大會發願:大悲心起,學觀音、做觀


音。

我願:學觀音、做觀音,在眾生中,學做觀音。

願我:學觀音、做觀音,學觀眾生,是我觀音。


聖嚴法師法語



眼光,是你的智慧;運氣,是你的福德。思考和積累經驗就能獲得智慧,主動付出才有收

獲,那是必然的事實。人生是沒有永遠的僥倖,實力才是永恆。


一片葉,落在哪裡都是歸宿;一朵花,開在哪裡都是芳香;雙腳,走到哪裡都是道路;一

顆心,安到哪裡都是幸福;中有陽光,照到哪裡都是溫暖;眼中有慈悲,落在何處皆

是摯愛。變化中的一切,全然接受,於歡喜而不執,於恐懼而無憂,於逆境而無懼。